做好評鑑 電子醫療有保障

記者/陳志豪

電子醫療保健是透過網路與相關技術所提供之健康服務與資訊,結合了醫學資訊學、公共衛生、商業等領域,它的出現不僅代表技術層面的突破,也是網路化與全球化趨勢之下孕育而生的一種新思維、新態度:藉由資訊與傳播科技改進地區性與全球性的醫療品質。

和實體醫療體系相較之下,電子醫療保健充滿了彈性,隨著寬頻網路的普及、影音傳輸技術的進步,讓許多原本不需要勞動患者到醫院的檢查過程可以在電腦螢幕前完成,節省不少醫療成本;而病人也因此獲得較大的隱私空間,因為不需要露面也能讓醫生看到病人較私密的部位。

此外,電子醫療保健具有其更重要的社會意義–讓醫療深入窮鄉僻壤。無遠弗屆的網路,不但可以整合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療資源,具有全球性的規模,也讓醫療資源分配到每個網路使用者,使各地區享有同等的醫療服務與資訊成為可能。舉例來說,利用行電子看護,照顧居老人、偏遠地區的居民,甚至跨國進行交流,都是可能的應用範圍。

不過話說回來,網路瀚海中網站的良莠總是參差不齊,使用者要享有高品質的健康服務與資訊,就必須有辨別能力,只是一般民眾的醫療知識有限,因此需要藉助一些網站的評鑑或認證判斷網站的可靠度。基本上,一個好的網路資源,評鑑包括正確性、權威性、客觀性、新穎性、廣度等五個基本面向,而對於一個醫療保健網站,則必須採取更嚴謹的評鑑標準,包括其資訊公開性、誠實性、使用者權益、隱私權、專業性、所負責的合作關係、回饋機制等,這些可作為網路使用者,在瀏覽或選擇該類型網站時評判的面向。

在台灣,醫療保健網站以提供資訊檢索的服務為主,多屬資訊型網站,畢竟,醫療體系複雜度高,又高度要求專業,很多病症也不是只用眼睛看、耳朵聽就能做出判斷,因此電子醫療保健的相關法令限制和社會文化層面的問題仍需深入探討。惟不可否認的是,健康醫療方面的網站越來越多,提供的資訊也有專業化的趨勢,去年經濟部遴選金網獎,入圍名單中也有以女性生理健康為主的網站,顯然,醫療保健上網有其未來性,也有潛在的商機。我們應該抱著樂觀的態度,以嚴格審慎的評鑑過程,讓電子醫療保健走上軌道,擴大其效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