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欣怡
在3C整合與匯流的熱潮下,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通路戰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隨著3C產品普及於日常生活之中,市場上3C商品的通路快速增加,除了一波波的資訊展、電腦展之外,各種實體與虛擬通路也快速的切入市場。因此本文將先介紹3C產品的特色並且分析通路業分析其經營關鍵因素。
根據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3C產品類型可分為資訊產品、通信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等三種。而本文分別以「產品特性」、「價格」、「消費者」和「售後服務」來介紹3C產品的特色。
3C產品的特性
3C產品生命週期短,過時產品容易成囤貨。由於3C產品規格統一,但是替代性高,例如數家廠商同時提供一款式功能類似的手機,或者是相同性能產品的電腦零件有許多供貨來源,在多眾競爭者同時分食市場大餅的情況下,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在價格方面,3C產品下跌快速,產品利潤薄。由於產品生命週期短,並且技術進步造成產品汰換率快速,爲了避免貨品囤積,銷價競爭造成利潤大幅下跌。
在消費者方面,消費者對於3C產品缺乏忠誠度。由於產品選擇性多,同質性產品替代性高,因此產品需要增加功能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個性化的流行訴求形成獨特的銷售點,而不易培養缺乏長期性的產品忠誠度。
在售後服務方面,3C產品重視產品保固、維修服務。雖然產品替換速度快,然而部份3C產品單價高,爲降低購買的疑慮,產品製造商與通路商需提供產品保固與維修服務,成為價格之外的另一競爭焦點。
3C通路的營運特性
目前市場上的3C通路大略可以分為幾種:.家電連鎖業者(如:全國電子)、資訊連鎖(如:燦坤、順發)、通信連鎖(如:全虹、神腦)、倉儲量販(如:家樂福)、品牌系列連鎖加盟店、網路購物、電視購物等。而這些通路又依產品類別、實體或虛擬通路,做競爭上的區隔。
就產品別而言,雖然統稱為3C產品,各類商品之間仍有不同的經營重點,如通訊連鎖業者與門號業者結盟合作的競爭態勢,就與量販業者單機銷售的經營策略有所不同。另外,在產品特性方面,某些產品需要較為詳盡的功能解說,某些產品則是需要不同程度的保固與後續維修。因為充滿著這些不同經營的重點,於是造成3C在不同通路上有不同的競爭形態。
除此之外,3C產品競爭強調的低價,以及低庫存貨的策略,使得實體與虛擬通路之間產生差異。就實體通路而言,若遇上存貨過多的問題,可以經由各連鎖店分攤消化;然而在虛擬通路上,要承受的存貨囤積的壓力比實體通路還要大,但是也可以透過網站的即時銷貨資訊,透過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溝通能力,利用零庫存的即時供貨策略來減少庫存的問題。另外,在價格競爭上,虛擬通路縮短了通路的長度,使得在售價上佔有較大的優勢。
不過雖然虛擬通路可供消費者價格上的優惠以及供應商在存貨上的便利性。但由於3C產品往往較一般民生用品複雜度高,因此往往造成消費者購買商品後,難以找到維修保顧人員,或是售後服務也遠比不上實體通路來的方便,因此不管是實體通路或虛擬通路,都會因為產品特性的不同而造成各自的競爭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