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佑徽
相信大部分的網路使用者對垃圾郵件都有許多怨言,垃圾郵件不只可能造成網路流量雍塞,更可能帶來電腦病毒,但是面對垃圾郵件,使用者似乎只有挨打的份,因為在台灣目前並無明確的法律規範來禁止或處罰垃圾郵件的寄發者,使用者只能靠著在郵件接收軟體上更改某些設定,或自我保護的動作,來杜絕大部分的廣告信。
垃圾郵件的發信者又是如何知道你的電子郵件帳號的呢?最常見的做法是透過網站經營者收購郵件帳號清單,而郵件帳號清單的來源可能是各種免費的聊天室、電子報、線上資源等。當使用者在線上註冊後,留下電子郵件帳號,就有可能成為廣告信發信者的目標。因此網路族若想避免垃圾郵件的騷擾,應盡量避免在不提供隱私保護的網站註冊,或申請一個即使被塞暴也影響不大的免費帳戶,或者留下假的電郵地址,這些都是防止廣告信入侵的基本動作。
針對垃圾郵件,許多國家已有明文規範,例如在美國有26個州通過反垃圾郵件法,而韓國於去年6月成立垃圾郵件回報管制中心,目的就是提供網路使用者一個不受垃圾郵件騷擾的網路空間。而大陸也成立反垃圾郵件小組,積極調查大量發送垃圾信件的伺服器或個人用戶,加以封鎖。反觀國內,目前為止對這類垃圾信件仍無法可管,業者寄發廣告信仍屬合法行為,即使要立法規範,也將面對重重爭議,看來國內的網路用戶只好學著保護自己,或安裝過濾、掃描垃圾郵件的軟體,如SpamCatcher2.1h、SpamKiller,或免費軟體spamnet等,以避免垃圾郵件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