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標下世紀楊致遠—大學創業競賽,為何風起雲湧?

近十年來的矽谷校園創業風潮,吹向了全世界,也吹到了臺灣,風起雲湧的大學生創業競賽,反映了臺灣產業生態的何種轉變?哪一種類型的校園團隊能脫穎而出,他們會成為臺灣下一批楊致遠嗎?

臺灣版的車庫傳奇?

廿一世紀的伯樂與千里馬

學術圈中「實務派」身價看漲

失利團隊做得更起勁

創業競賽有助整體經濟

網路時代來臨,新創業者是打造這個時代的主力。

Yahoo!的楊致遠與David Filo,加上塞滿整條電子大道的響亮公司──Amazon.com、Excite、Akamai、eBay等,都是創業5年以內的新公司。

而這些網路公司中,又以大學在校生創業最為人矚目。

撇開比爾‧蓋茲的微軟傳奇不談,新近由MIT師生共同創業的Akamai,以加速網頁下載的頻寬技術,在NASDAQ上市首日即創下6倍漲幅,反映了新經濟對創意與新企業家的飢渴。

 

臺灣版的車庫傳奇?

「大企業對變化中的產業革命無能為力,」MIT史隆(Sloan)管理學院前院長梭羅指出,「未來的領導權,掌握在新創公司手上」。

這樣的反思,也洗禮了台灣。

自去年開始,由校園與企業合作的「學生創業競賽」,輝映著企業間的e轉型與e策略,雨後春筍般的席捲各大校園。

由工業電腦小巨人研華公司旗下研華文教基金會主辦的「TIC100科技創新競賽」,第一屆比賽剛落幕,第二屆報名早已開始,是個強調以「學習過程」為主的競賽。台南成功大學主辦「全國大專生創業挑戰賽」,則希望創業競賽未來能成為成大校園傳統之一,改變成大的定位與形象。

去年九月正式成立的台灣工業銀行,開幕首項重要活動,便以「WE
WIN」(WE= Win by Entrepreneurship,WIN= Work with Innovation & Networking)為名,
效法MIT「50K」(優勝者獲得五萬美元創業獎金)創業競賽模式,共同舉辦創業競賽。

去年底剛成立的華彩網路軟體管理顧問公司,也以創業投資公司角色大手筆加入賽局。華彩本身經營軟體與網路,在這波創業競賽中與其他競賽最大不同,在於「我們只專注網際網路,而且最高將投入1億元資金給有潛力的育成團隊」,曾任職富達投資集團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旗下的華彩網路軟體顧問公司總經理何震宇說。

姑且不論這些創業競賽是停留在書面審查階段,還是未來真有資金挹注、化創意為產品的機會,創業競賽可說為台灣版車庫傳奇鋪路,也是縮短學術界與實務界鴻溝的好機會。

 

廿一世紀的伯樂與千里馬

美國版車庫傳奇,當以一九三七年兩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惠列特(William
Hewlett)與帕克(David Packard),在帕洛奧圖(Palo Alto)小停車場中創立惠普(HP)科技的故事最讓人津津樂道,而這兩位學生的指導教授特曼(Fred
Terman)則扮演重要角色──特曼不但鼓勵學生將創意做成商品,還出借538美元生產這個機器、幫忙尋找實驗初期所需的資金,甚至安排銀行貸款。

當時身為西岸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教授的特曼,畢業於東岸麻省理工學院(MIT)。今天,這兩所特曼曾駐足的兩所學校,也各自擁有尊崇創業價值的傳統,如麻省理工學院的50K創業競賽,以及史丹佛大學的「創業挑戰賽」(The
Stanford Entrepreneur’s Challenge),企業界藉此吸取激盪創意,學界則由此注入資金,雙方互蒙其利。

在國內,教授為學生籌資奔走的例子,以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江炯聰引薦學生趙國仁,並獲得宏碁科技與建邦顧問合資1億元成立的龍捲風科技為代表。然而,對於向以唸書至上的台灣校園來說,這種例子畢竟不多,因此創業競賽可說提供「鼓勵學生提早走出象牙塔」的機會,在研華創業競賽中擔任指導教授的中華技術學院曹民和觀察。

綜觀這波創業競賽風潮,由評審規章、參賽資格、參賽類別等來看,也可看出重點各有所異。

 

學術圈中「實務派」身價看漲

研華與成大主辦的創業競賽,學習觀摩意味較濃,也僅限學生身分報名參賽。如研華透過師生比約為2:1的夏令營活動,網站問答交流,以及將專長產品設計的「創意產品組」與專長市場行銷的「科技創業組」配對合作,除了兩組各選出首獎外,更有結合兩者的「科技創新團隊首獎」團體獎項,「讓學生學習如何合作與溝通,是我們的重要目的,」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治華認為,國內教育普遍缺乏團隊合作環境,但未來企業力看的是整體,因此研華模擬近似企業體的環境,透過跨校合作交流,達到市場專才與科技專才共事的學習效果。

由於地域的隔離加上專長的差異,蘇治華承認:創業者之間的合作技術,是研華創業競賽過程中最困難之處,然能獲獎的團隊,也多能克服其中障礙。如發展自動追蹤大型會議聲源技術的交通大學X2000團隊,與以行銷「聲音魔術師」自許的政治大學晨星團隊,一開始在產品用途的想像上會有落差:晨星團隊希望在初期便朝最大消費市場迅速切入,如免持聽筒市場;而X2000團隊最初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晨星會將先進技術應用於終端產品,「科技專才習慣思考先進技術可以用在哪些層面,而市場專才則想的是哪個層面最能產生利潤」,身為隊長的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碩士班學生陳界全,指出兩隊最初的思考差異所在。

交通大學X2000團隊指導教授胡竹生也指出,對學生來說,透過參與創業競賽活動,學生較能掌握研究在現實世界的價值與地位;對教授而言,也衝擊目前純以學術報告論英雄的風氣,使學術圈中較「實務派」研究者受到較多重視。

而以投資眼光見長的台灣工業銀行與華彩網路軟體管理顧問公司,對創業競賽也寄予厚望,也相信競賽活動將每年舉辦,以活絡產業創意。

 

失利團隊做得更起勁

台灣工業銀行特別顧問王莉指出,創業競賽不只鼓勵創新,「從創新到創業,中間還有很長一段路」,因此透過巡迴演講、成立創業聯誼會等方式,鼓勵企業與學生交流;她也認為即使創業競賽失利,也不代表未來沒有創業機會,「波士頓地區的創業者,許多曾在學校創業競賽中敗北」,但是參與經驗反讓失利團隊更積極化新創意為新公司。

廣泛投資網際網路的華彩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何震宇,則以聯電為例說明華彩創投在產業界中扮演的角色。他指出,聯電以其深厚的IC背景,所投資的幾家IC設計公司如智原、聯發等都相當成功,「身處產業之中,自然最瞭解這個產業」,因此他認為華彩軟體以過去經驗育成並投資優勝者的勝算很大。華彩創投董事長賴毓敏也以投資萬王之王的清大團隊為例,「兩年前我們投資時,所有人都說我們頭殼壞去」,但目前這個與Hinet合作建置的遊戲網站,三個月內便賣出2萬套的成績,說明華彩看準潛力團隊便傾力支持的決心。

 

創業競賽有助整體經濟

在台灣目前創投界處於「資金多案子少」的情況下,產業界所支持的創業競賽,不免予人有「以競賽爭取投資標的」聯想。針對質疑,何震宇解釋,「創造雙贏」是他們秉持的原則,透過股權分配增加團隊研發誘因並刺激團隊競爭力外,華彩以過去的育成經驗,也自信能適當傳承網路知識與經驗。

若創業經驗真能順利傳承交流,受益者不僅是學界與業界,對於整體經濟力也有莫大助益。

根據美國波士頓銀行在一九九七年三月的經濟研究專刊指出,過去十年來,MIT畢業生與教授所凝聚而成的經濟體,產值在世界上排名第廿四,創造了2320億的營業額,在一九九九年甚至更升至全球第十六大經濟體,90﹪來自新創業者的矽谷,更可躋身世界第七大工業國。

由此可見,創業競賽除了帶給學界、業界衝擊外,也有帶動產業生態,增進科技創新與提昇經濟競爭力的功效。而台灣的創業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