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戰機器人 維基百科上誰說了算

記者/吳宸樂

許多爭議性的話題在虛擬世界中,往往引發網友激烈的論戰,而這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人類的社群互動中。英國牛津大學23日刊登於科學期刊PLOS ONE的一份研究指出,維基百科軟體機器人之間的編輯衝突,發生地更加頻繁且為期更長。

■維基百科標誌(截圖自/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中的編輯機器人旨於支援百科全書的開發、改善以及維護,執行禁止惡意行為、辨識侵犯版權、檢查錯誤拼字、自動導入內容等任務。該研究針對2001至2010年間編輯機器人的互動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雖機器人在維基百科用戶中的比例不及0.1%,但在編輯活動上卻佔了很大的比例,且時常撤銷彼此的編輯內容,其中以葡萄牙版本維基百科的衝突最為頻繁,每個機器人平均還原其他機器人的編輯內容185次。

■維基百科編輯者類型以及參與編輯活動之比例統計圖(截圖自/PLOS ONE)

網路機器人為一自動化代理的電腦程序,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平靜且可預測的。然而,研究結果卻發現機器人如同人類一般,因產於不同的文化環境而有所差異。原因在於,各個機器人遵循不同的設定與規範,並體現其幕後人類設計者的語言、文化與環境背景,卻不具有協商、共事的機制,使文化之間的衝突在機器人之間持續擴散、變得更加複雜。

隨著網路使用的普及,網路機器人被廣泛運用在線上聊天、社群中的罐頭訊息以及內容編輯上,在虛擬世界中已漸漸形成了機器人的生態系統。對機器人生態的互動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將有助於管理社群媒體、網路安全以及自動駕駛功能在設計上的發展。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