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本以為在國外旅遊陸續消耗的差不多,全新的消費氣象,照理說百貨專櫃、實體通路的客流會回來,但隨著台中新光三越的公安事故,作為全台尼段業績最高的百貨公司,目前都還無法營業,大大衝擊2025年的零售消費市場。
比鄰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的台中大遠百,很都人以為那台中新光越不開就去台中大遠百就好,錯了,台中新光三越、台中大遠百可以說是發會極大的聚客效應,特別是以台中新光三越為主的創造當地的繁榮消費氣氛,但隨著台中新光三越的暫停營業,就連台中大遠百都可以說有點門可羅雀的受到不小衝擊。
當然,目前零售市場的蕭條不是因為台中新光三越的公安事故,只是這個事件讓整體更加雪上加霜,零實體售業的都會說消費者都去官網、電商買了,但其實網路目前整體來說也是衰的,整體零售大環境,不單單只是美妝,包括精品,流行等等,都陷入一種,好像不買也不會怎樣的消費觀念,消費者不是沒有錢,而是變得相對更加的理性,而這樣的理性,不是因為折扣不夠,而是好像一直都有折扣,也不急著買的感覺了。
然而,各大產業品牌都要生存,純電商的就是一直在官網、電商做相關活動,但有實體專櫃人員要養的,雖然說底薪抽成制,專櫃人員沒到標就沒得抽成品牌也都評估過成本了,但當專櫃人員永遠都在領底薪,很多時候不是等你裁員或是資遣,而是專櫃人員根本也做不下去了,就會進行到人力嚴重短缺,沒有熱情的新工作時代。
目前為止,看到一些聰明的品牌漸漸地在社群、官網、電商的行銷上,不再單打獨鬥,過去在電商殺的見血,不管實體通路死活的做法,2025年開始有些轉變,開始將專櫃人員給包含進來,其中,最能掌控的自然是品牌官網,以及品牌官方LINE,品牌開始將客服下放給實體人員,讓他們直接與客戶對話、提供線上諮詢,然後引導前往專櫃,或是直接線上結帳掛該銷售的業績,這是目前很多品牌開始在嘗試的全新團隊合作的概念,畢竟,唯有共好、共生,才有辦法讓品牌持續長久維持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