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預算大幅提升 排擠傳統IT生存空間

記者/Howie Su

資料來源:System Engineering

亞洲業者大力投入生成式AI採購

許多公司希望從去年的成本重點轉向更以成長為導向的立場,現實情況是,企業需要降低預算中的一些成熟領域來為其他地方的 IT 投資提供資金,而雖然雲端和安全性仍然是重點領域,但根據BCG調查,隨著公司追求生產力的提高,生成式AI的投資預計到 2024 年將成長 30%,產業領導者預計未來三年的投資報酬率是幾乎沒有投資該技術公司的三倍。

從地區別觀察,亞太地區在2024 年的 IT 支出平均成長 6%-7%(北美和歐洲為 3.3%),主要驅動力來自數位轉型:近一半 (46%) 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增加生成式AI預算,與北美及歐洲類似,亞太地區的公司正在投資人工智慧、資訊安全、雲端和分析等變革性技術,同時減少在其他領域的IT 支出。另外,透過大數據分析將數據轉化為業務洞察被 60% 的亞洲 IT 採購列為首要任務;同時,52% 的受訪者認為數位客戶體驗,以及利用 EPP/EDR(端點保護平台和端點偵測和回應)資安安全解決方案,是推動收入成長的首要任務。

當然,除了轉型帶來的成本與成本控制外,企業最關心的問題還包括安全(61% 將其列為前三名優先事項)和推動數位轉型(60% 將其列為前三名優先事項)。很明顯,他們計劃將支出集中在被認為具有高影響力和高必要性的成長優先事項上,其中包括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安全基礎設施、雲端服務和分析。

回歸現實:投報率問題

根據Gartner公司的預測,2024年全球IT支出預計將達到5兆美元,較2023年成長6.8%,低於上一季8%成長的預測,儘管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AI) 在 2023 年大受歡迎,但它應不會在短期內顯著改變 IT 支出的成長,另外,網路安全支出是軟體領域成長的另一個重要貢獻者,根據 2024 年 Gartner CIO 和技術高管調查,80% 的 CIO 計劃增加對網路安全的投資,使其成為增加投資的首要類別,這是為了因應人工智慧技術引發的安全問題所導致。

IT預算逐年成長(資料來源:Gartner

IT 預算涵蓋 IT 部門所需和使用的一切,IT 預算涉及資金的流出,追蹤 IT 服務或產品產生了多少錢,企業需要在 IT 收入和預算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才能保持獲利能力,一般來說IT預算包括以下類型。

  1. 硬體:與伺服器、電腦、網路設備和周邊設備等實體技術資產相關的費用。
  2. 軟體和服務:軟體許可證、應用程式和平台。其範圍從現成的軟體到專門的企業解決方案和基於雲端的服務訂閱。
  3. IT 員工費用:雖然人員成本通常不包含在人力資源預算中,但顧問、供應商、培訓等費用卻是 IT 預算的一部分。
  4. 技術支援成本:持續的維護和支援成本,包括軟體更新、硬體維修、技術支援服務和保固。
  5. 資訊安全:保護 IT 系統的安全,包括防火牆和防毒軟體、入侵偵測系統和安全稽核。
  6. 雲端運算:雲端儲存。

大力投入AI自然也影響其他IT採購的空間,許多人開始質疑,好廢如此龐大預算集中在同個技術是否會帶來風險,或是影響日常營運?這個問題回到技術的採用前景如何? Gartner的調查或許能提供一些指引,Gartner認為,到2025年底,近30%的生成式AI專案將被放棄。原因在於,許多企業利用生成式AI來轉變其業務模式並創造新的商機,然而,這些部署方法需要高昂的成本,從 500 萬美元到 2,000 萬美元不等,而財務長可能對於投報率不確定的技術遲疑,進而延緩支出。

其他非量化的風險也會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特別是對人工智慧演算法中出現的歧視和偏見部分;例如信貸承保方面的歧視或預測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可能性時的種族偏見可能會系統性地使某些人群處於被高度懷疑狀態,其他則包含潛在的工作流失、招募偏見、技能差距以及其他對經濟和社會的大規模影響。而如何集中治理就相當關鍵,大多數情況下,生成式AI試點和推廣都是集中管理的,企業需要更靈活、同時又能兼顧各業務的AI治理效能就相當重要,生成式AI短期內確實會排擠其他IT投資的空間,因此也需要更多面向來衡量其有效性。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