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從「What」到「How」 帶你窺探人物專訪心法

中山大學智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於9日舉辦活動講座,邀請現為《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主編、X Entertainment作詞人以及耳草人內容工作室創辦人暨內容總監的陳芷儀,為大家介紹人物專訪「是什麼」到「怎麼寫」。儘管配合學校防疫政策,活動改以線上舉行,仍然不減講者的用心,在演講過程中不時以問答的方式與同學們互動,並透過課堂練習,帶領大家一同認識人物專訪這趟重重關卡的奇妙旅程。

■ 陳芷儀講者帶領同學們踏入人物專訪的世界。(圖片來源/李純懿記者)

有關人物專訪的文章類型,陳芷儀講者大方分享專訪演員及電影製片李烈,以及華語歌曲作詞人葛大為等人的專訪文章,大致可以分為問答、自敘及記敘式散文等不同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有各自的適用情形及特色,需了解並學習如何將人物描寫得鮮明、立體,同時吸引讀者興趣。陳芷儀講者認為我們自己可以多多觀察雜誌、媒體,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跨領域的知識能力,隨時做好準備。

有關人物專訪的經驗,陳芷儀講者分享自身的寶貴閱歷,例如當遇到與自己生活有距離的主題,採訪者需學習傾聽、延伸話題,試著轉譯受訪者的語言,是一段需有耐心的漫長過程。另外,講者也分享專訪時偶爾遇到的突發狀況,例如:情緒豐沛或寡言的受訪者、周遭環境的變化等,以說明專訪前需列好訪談大綱等事前功課的重要性,這也代表在專訪的同時,也需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

經驗的累積與能力的養成固然重要,訪談也需一定的技巧與流程。其中,訪談時「做筆記」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陳芷儀講者分享,做筆記除了寫下對談的重點之外,採訪者也能奠基在重點或是受訪者回答的基礎上,繼續延伸問題。另外,整理出的重點可以為受訪者進行回顧,也可以再次確認採訪者的理解是否正確,更或許能讓受訪者進行更正或是補充說明。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或者可以說是『心』流的感覺,在這個時代是很難得、也很難被取代的」,陳芷儀講者在開放同學們練習訪問自己時,透露自身喜歡人物專訪的原因。採訪者做足功課,於深度的對話之中,打開眼睛與耳朵細細聆聽,與受訪者進行一場認真的對談,在這對話總是碎片化的資訊時代中實屬難能可貴。藉由這次活動,我們看見陳芷儀講者作為人物專訪的採訪者與撰稿人,對於「人」與「文字」的熱忱與經驗之談。同時也看見人物專訪所需具備的特質、能力與技巧,不只是單純寫下人物專訪的「文章」,更是一段難忘的「旅程」。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