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從採訪中看世界 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採訪技巧

中山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於13日,邀請了著有《雄好呷:高雄101家小吃慢食、至情至性的尋味記錄》、《尋味高雄》等作品的郭銘哲作家,藉由分享自身的採訪經驗,帶大家一同了解採訪的實務技巧。

■ 郭銘哲作家13日於中山大學分享自身採訪經驗(相片拍攝/鄭竹秀記者)

郭銘哲作家初步介紹了他眼中的採訪,他認為採訪是由「採集」與「探訪」兩者而成,採集的核心是「主題設定」,採訪者應該要試著打開五感、緊貼時事議題,在一片汪洋中「確立船隻前進的大方向」;而探訪的核心則是「人」,是整場採訪的最大變因,需要隨時跟著現場狀況變化。綜合上述,一場採訪的成功與否,便可簡單以「你會不會聊天?」作為註解。

另外,郭銘哲有趣地將採訪到發表文字作品的歷程比喻為搭建房子的過程,訪綱是「房子的骨架」;採訪是在蒐集「搭建的材料」;寫作則是「搭建的過程」;文字作品將代表「個人風格的展現與標幟」。並以四個要點作為採訪的重要原則:做足功課、軟性話題建立互信基礎、切入核心以及將採訪者自身的五感打開,可能是一場演講、一篇文章或一趟旅行,都能幫助自己找到一個看世界的方式。郭銘哲還特別分享了自身採訪在地商家的經驗與趣事,從一開始的困難重重,在經過多次採訪到書寫的過程中,描繪自己所看見的世界,這些最後都變成了一則又一則精彩的故事。

■ 郭銘哲作家認為在採訪中可以找到看世界的不同方式(相片拍攝/鄭竹秀記者)

最後,在這疫情時代下,郭銘哲以村上春樹於《遠方的鼓聲》所提到的macro(宏觀)與micro(微觀)送給大家:「所有人都被困在台灣這座島上,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在未來會被永遠地改變。但並不是只有到別的國家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當我們被受限時,我們也能以微觀的方式往下挖掘,去看見不一樣的微型世界,而這種微型世界觀有可能會成就了你的採訪。」以此,為採訪找到屬於每個人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