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宣布退出台灣 背後隱藏什麼危機?

記者/陳昱彣

本週4月15日,花旗銀行拋下震撼彈,宣布退出包含台灣在內的13個包含歐洲與亞洲國家的消費金融事業(包含:信用卡、儲蓄等)。當外界正預測花旗的營運狀況逐漸衰敗的同時,第一季財報公布,顯然超出分析師們的預期,財報亮眼,但仍然被其他競爭對手,例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等超車,因此選擇將資源投入企業金融免於消費金融帶來的不確定性。

花旗銀行(Citibank)示意圖(截自 /Inc. Magazine

在1998年,花旗公司(Citicorp)與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Group)合併成為現在的花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itigroup Inc.)。早在1964年就已在台灣成立辦事處,而後在2007年透過全資併購華僑商業銀行,成立花旗銀行在台灣的子公司。目前刷卡金額市佔率排名為第6名(約6.38%),有效卡數累積至217萬。回首過去花旗銀行在台灣市場推出的金融方案相當創新,例如:與威秀影城合作打出電影票「買一送一」的優惠,不少年輕族群第一張信用卡就來自花旗銀行。

從退出市場的策略來看,難道花旗集團正走向衰敗?其實不然,根據本周所發布的第一季財報,獲利79.4億美元(每股盈餘3.62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每股盈餘1.05美元而言,已有不錯的表現。而今年才上任的執行長佛瑞塞(Jane Fraser)表示,選擇退出包含台灣在內的13個國家消費性金融的事業並不代表這些市場不好,並表明未來將會將資源投入到企業金融、商業金融等市場。

花旗選擇在此刻專注將資源投入獲利來源更多、更穩定的企業金融市場。消費金融市場的不確定程度相較更高,且台灣也開始流行「行動支付」消費者對銀行的忠誠度更高,在綁定的一刻就決定勝負,威脅也更大,這是目前信用卡公司都需要正視消費行為正逐漸轉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