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臉書異見氣候與害怕孤立對政治表達意願的影響及其調節因素

記者/時報編輯室

作者:張政文

社群媒體日漸成為公民議題討論的重要平台,在可匿名、具有自我選擇性的社群媒體興起後,過去Noelle-Neumann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論被大量的檢視,其效果儼然受到挑戰,非面對面的文字交流方式是否還能讓人產生被孤立的恐懼?社群媒體廣為人知的演算法、同溫層是否又隔離了不同的意見,在過去,雖有不少研究證實了社群媒體對公民政治參與意願的正向影響,但卻較少的從沉默螺旋理論的角度來探究其心理過程。儘管有研究提出好友熟識度與政治效能感都會影響政治討論,卻缺乏研究驗證他們在社群媒體上對沈默螺旋現象的調節作用。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研究透過探討沉默螺旋理論在社群媒體中的相關效果,並進一步去探查好友熟識程度與政治效能感的調節效果。

研究選擇同性婚姻法案做為研究議題,之所以選擇此議題,是因為該事件在2017年至2018年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與討論,在幾乎人人知曉的背景之下,十分適合用來測量意見氣候是否一致。研究調查樣本多為18至24歲的學生族群,透過網路問卷調查收集了880份有效問卷,以此探討臉書異見氣候與害怕孤立對於政治表達意願的影響,首先考察使用者本身感覺與其社群好友以及新聞媒體兩者,是否與自身具有一致的立場。此外,也分別針對與社群好友的熟識程度、本身是否會害怕孤立、對於政治效能感、政治參與幾個面向進行調查,來確認這之中是否有其關聯性。

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族群皆是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佔了總體的69.8%,其中,更有56.5%的人表示自身與其社群媒體上的好友意見是一致的。再透過本研究的統計數據來分析,可以發現,觀看電視的頻率越高、對同性婚姻的關注度越高、在社群媒體場域中的討論程度越高、與電視新聞的一致性越高這幾個因素,都會加強使用者自身在社群媒體上(線上)的政治表達意願。

而使用者自身在線下的政治表達意願,則是受到在社群媒體中關看到相關新聞或討論、對同性婚姻的關注度與了解程度、與電視新聞的一致性的影響。這些因素會增強使用者在線下的表達意願。

但若將沉默螺旋理論的概念放入,研究則顯示,害怕孤立特質高的人,無論是在線上線下、是與社群好友還是線下的好友、家人同事等,都不願意進行表達。而這種害怕孤立的特質,與感知社群媒體的一致性呈正相關。

(取材自/Unsplash)

透過這一研究,我們可以再次證實,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之下,沉默螺旋的現象仍有跡可循,社群好友的意見傾向,與線上現下的政治參與意願呈現正相關。這樣的結果,表明了現今民眾感知意見氣候的新感官儼然為社群媒體,能夠成為政治參與意願的預測和參考工具。而這也顯示出,社群媒體上使用者們產生的意見氣候,會成為線下行為的影響要素之一。

但最特別的一點,是前述提到的害怕孤立特質與社群媒體的一致性,存在著正相關,即感知到社群媒體意見氣候一致性越高時,越容易害怕孤立。在過去研究強調的都是相反的論點,此研究會有這樣原因,或許是因為同溫層的效果所致,因為當處在一個同溫層之中,在這個泡泡內的成員會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變得更加害怕被孤立,這也再次證明,感知社群意見氣候,對於政治參與意願之重要影響力。

在網路社群蓬勃發展的今日,沉默螺旋理論的概念儼然有了許多角度的呈現與詮釋,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機制,會將類似傾向的使用者聚集起來,形成同溫層,讓這社群暫時的脫離沉默螺旋,能夠暢所欲言,但其結果卻導向巴爾幹化,使其與主流意見的溝通斷裂,而在同溫層內,一方面增加了表達意願,另一方面又因為害怕再次孤立的情形發生,減少了表達意願。

社群媒體在近年來成為政治人物不可忽視的一塊領域,已有許多透過操作社群媒體進而獲得勝選的先例在前,因此,了解社群媒體上意見氣候與民眾政治參與意願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宣傳人員無法掌握社群好友中的意見氣候,但卻可以透過社群新聞來進行傳播,達到其目的,這一切都能城為未來政治人物在規畫競選策略、廣告設定時的重要依據。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