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參與一次購物節 你又遭業者「算計」了

雙11購物節已過了一個月,但這只是一年中其中一個被「製造」出來的全民血拼日,在大數據、網路演算法和AI智慧等高端技術的發展下,蒐集和濫用個人隱私訊息的商家,無時無刻不在「算計」消費者的錢包。

不難發現,我們在網路上的所有習慣和動作,點擊了什麼網頁、停留時間、偏好瀏覽等,都被業者全盤掌握。曾經在購物網站搜尋過什麼東西,從下一秒開始,你在其他網站的側欄廣告就會出現相關商品。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網路後台的演算法種類非常多,有些已經進入AI智慧時代,可以自動捕捉消費者偏好和習慣,並對目標進行篩選和分類,按設定推送不同產品和服務訊息;有些業者還會彼此交換「數據包」,共享這些大數據。

對購物節有「免疫力」的鄧先生無奈地說,他沒打算在雙11買任何東西,只希望它趕快結束,遠離滿滿的促銷訊息。更令他受不了的是,只要進行過一次網購,就會收到商家源源不絕的廣告,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提供商家住址和聯絡方式只是為了收貨,不代表同意接收這些垃圾訊息。

同意接收廣告的過程照規定需經消費者授權,但業者利用人們不耐煩、貪小便宜的心態,故意設計一些繁瑣的環節,包裝成誘導性的步驟,用戶很容易就隨手點擊確認,讓人一不小心就中招,吃了悶虧。

一名服裝品牌負責人表示,如果消費者圖方便,用同個帳戶註冊登錄多個app,這些散落在各平台的訊息,就會被業者繪製成一張完整的客戶樣貌圖像,等於是打通了此人食衣住行的所有行為數據。

如果是廣告email,還可把它設成垃圾郵件,但是如果是廣告簡訊,就是粗暴的單向騷擾了。一名連續八年參與雙11的大媽在這期間甚至收到上千條促銷簡訊,有些還是在半夜傳來。

雖然這些廣告簡訊有「退訂」的功能,但在實際執行上仍有困難,有些即使聯絡購物平台,他們會要消費者自行聯絡發貨商家;一名電話銷售服務公司的員工透露,很多公司都有多個集體發送簡訊的號碼,一旦有號碼被檢舉封鎖,他們就會換一個繼續發,或者花錢解封。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要招攬客人的成本很高,花一點錢發簡訊很划算,高頻率集體發簡訊就是拚機率,發送量愈大,發掘客戶的機會也愈大。

北京大學教授雷瑩用囚徒困境解釋商家的邏輯:別人發你不發,消費者被騷擾程度不會減少,你卻失去一個宣傳管道;相反地別人發你也發,消費者不會因多出一條而更惱人,你的這條簡訊卻有可能產生效益。

一名軟體公司高層表示,演算法就是為了達成銷售目標所要做的一切工作,本身並無對錯,雙11這樣大量的訂單和流量,如果沒有好的演算法,後台很難支撐。演算法畢竟只是一個路徑,用於正當目的就是好事,反之就可能是壞事。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