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人格永生於雲端 付費找回逝去的「數字人類」

記者/張萱

人類用各種方式追求永生,例如有人將死去的遺體在超低溫膠囊中保存,期盼未來能用科技復活,也有人不期望肉體的甦醒,只把「精神」保存在電腦,讓親屬能再次與他對話。

78歲美國人安德魯卡普蘭成為第一個「數字人類」,他即使死後,記憶將以數字化的方式保存於雲端,後代可透過訂閱付費模式,藉由蘋果Siri、Google Home等語音程式和他互動。

卡普蘭是個生活經驗豐富的男人,曾任戰地記者、企業家、小說家、編劇等等,卡普蘭強調自己並非追求永生,而是盼望透過將精神存於雲端,能夠為他和後代創造一種親密的個人體驗,將家庭紐帶傳承下去。

為卡普蘭保存記憶的公司叫HereAfter,創辦人弗拉霍斯開發出這種技術,源於自己父親罹癌,他創造了「爸爸機器人」(Dadbot),在父親死前最後三個月,用攝影機錄下父子的對話、從中提取近十萬個單字,用演算法訓練出人工智慧機器人,這款爸爸機器人是一個AI語音助手,被灌輸父親的人格、思維和說話方式,並模擬出父親的聲音,可與他互動。

這款爸爸機器人在社群網站上爆紅,弗拉霍斯收到網友的廣大迴響,因此他決定開發虛擬生命市場「數字人類」。以卡普蘭為例,原理基本上和爸爸機器人一致,但會是採用更複雜、更人性化的模組,讓被複製的人格更貼近真人。

牛津網路機構調查顯示,未來三十年會有近30億人死亡,這當中大多數人都會在網路世界產生大量數字遺產,包括照片、影片、文字等記錄,這些東西讓在世者得以憑悼懷念。藉由豐富數據加上日趨成熟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科技公司得以用這些素材完美複製人類的聲音、表情、動作和思考,誕生出「數字人類」,也將是龐大商機。

然而「數字人類」遭到對於人類生存意義的質疑,有人認為即使以保存數據的方式「永生」,終究也只是虛擬一個逼真的假象。況且就技術層面來說,大腦有超過八百億個神經元,現代科技最多只能控制幾百個神經元,要完全模擬建構人類的思維意識還差的遠。

就情感層面而言,過度逼真的永生數字人類,是不是可能讓生者永遠沉浸在懷念中無法自拔,沒辦法意識到死者已矣的現實;一旦數據遭駭或無法訂閱,仍舊得以面對親人已不在的事實,這只不過把悲傷痛苦的時程往後延罷了,說不定這種「二次死亡」的打擊更大。

最近很夯的日劇《輪到你了》中,男主角田中圭擁有一個逝去妻子的AI語音機器人,他時不時會開啟app與她對話,盡管人工智慧未臻完美,虛擬機器人常常重複牛頭不對馬嘴的跳針回答,他依然沉浸在妻子的聲音中黯然神傷。科技讓生者對死者陷入無法自拔的依戀,值得反思用這種方式讓情感牽絆得以「永續」,是否是利大於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