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市場的未來與相關議題

記者/楊若儀

前述各種關於預測市場及其相關的運作機制可能會讓有些人質疑:這樣由民眾集體塑造的意見預測跟市場化運作到底有何意義呢?

首先,預測市場最重要的功用是資訊整合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早在1945年時Hayek 就指出市場價格可以整合並反應許多資訊。而Grossman (1976)則觀察到在特定的條件下,指數型期貨的均衡價格可以完美地反映非公開資訊。

這也就是說或許未來這類在網路上匯集人氣作為期貨市場,並做為預測的種種數字跟結果,可能可以做為未來網路一個反應現實市場動向的風向球。因為藉著網路可即時更新,以及可大量蒐集資訊的特性,這樣彼此的互相制衡且整合的群眾智慧,比起目前單以人氣點閱率次數來衡量的指標更具有解釋度跟精確性。

然而,這樣的機制要如何吸引資訊不充分或非「迷群」的網友一同參與?同時,若是發生有心人士刻意為了獲利而在日後刻意在網路上炒作議題時,又該怎麼解決呢?

回到現實生活的期貨交易市場來看,這個交易平台就必須要有一個明確計算漲跌的依據,像是相關的外部資料等等。但除此之外,這依據必須有以下特性:第一,話題為使用者涉入度深且熱切關注的。例如王建民勝投的數字,如此依來才能引起使用者高度的參與。第二,外部資料的更動頻率必須非常高,最好每天都有所不同,這樣這些數字才讓它巧妙的影響漲跌。若是以上兩點能成功的達到,那麼使用者間就會彼此牽連出一個相關的平衡體系,同時著迷的使用者還會用口碑行銷的方式為該網站拉來更多朋友跟人氣,以達到成功營運之目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