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子慶
從BBS在學生族群中的盛行、近年部落格書寫的風潮、主題式論壇網站或社群平台的出現,Web 2.0集體分享與互動的浪潮席捲了整個網路世界,尤其在這一波趨勢中出現了多如繁星的社群網站,從音樂交友社群MySpace的天價併購案、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的爆紅,到台灣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寶貝家庭親子網、3C資訊專業網Mobil01的成功,網路不僅提供給這些網路夢想家一個揮灑的舞台,對於廣大網民來說,在網路上找尋資訊、互動交友、分享心得─這個持續參與編織社群和人際網的過程中,也強化了網路世界對「互動」的需求和商機,於是以提供交友平台為核心服務的社交型網站(Social Network Website)順勢而生,呼應網友們對這個需求的無數召喚。
先從Facebook這個令「全美大學生為之瘋狂」,迅速崛起的社交型網站談起。Facebook是完全封閉式的校園社群網站,會員擁有自己的專屬網頁、並可公佈自己的行程表,讓網路互動從虛擬走出實境。Facebook不僅是目前美國成長速度最快的網站之一,就黏度來說約每天10億次,一點都不遜色MySpace,正是目前檯面上最貴的社群網站。由於Facebok鎖定大學生族群的策略奏效,打造出凝聚人氣和專屬校園的社群平台,背後隱藏的是無限商機─無數大學生的眼球。然而在眾多網務服務商覬覦環伺之下,Facebook的大紅大紫隱含的不過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擴展人際網路的基本需求,和虛實互動之間所創造出的無比樂趣。
另一種社交型網站,基於六度分隔理論,最多僅需六個人的串連便可連結到想認識的人,來提供人脈存摺經營和商務關係開發的服務,如盛行於北美的Linkedin、歐洲的Xing、中國的聯絡家(Linkist)。以擁有400萬會員規模的Linkedin來說,你可以在這裡查詢到符合你條件的網友,然而即便搜尋到想認識對方,也必須透過介紹人機制(referral system),透過朋友的層層介紹才能認識到對方。這與現實生活中的人脈關係一樣,透過更多朋友的認識和介紹,慢慢擴大自己的人脈,這個機制看似故意迂迴耗時,但是這樣投入心力所建立起的人脈反讓人珍惜。這類社交型網站已經被廣泛運用在企業招募員工、找尋工作機會和生意上的潛在合作夥伴。
如果厭倦了傳統的社群交友方式,還有別具創意的全球應用網路社交服務(Global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養隻電子寵物陪你一起到世界各地Social!GoPets是韓國發展出來結合電子寵物、社群交友、部落格、虛擬經濟和即時通訊等的新型態網站,已經發展到有全世界14種語言,在台灣是由蕃薯藤引進。玩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貓狗,替寵物打扮、訓練特殊技能,當玩家下線時寵物仍會繼續進行環遊世界,根據主人個性參加社交活動和發掘新朋友,這種主動式的交友擴大人際網路方式,已經風靡了全世界。綜合上述,純粹為擴展人際網路的的社交型網站已方興未艾,並且有更多創意、實用的加值出現,Web 2.0式的社交(Social Networking)大幅縮短了地球上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是否已提前實現了你的地球村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