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式網路社群 黏住你的眼球!

記者/吳忠翰

Web2.0所激起的互動浪潮正席捲著網路世界,讓網路社群持續在整個消費過程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美食、音樂、旅遊、3C產品的消費,各種主題性的社群網站紛紛成立,這些主題性社群網站都有一個共通點:網友群不僅精準而且黏性高。

如同BBS一樣,主題性社群網站能夠吸引正確的使用者前來分享資訊,主要是透過論壇之中發表與回應的雙向交流機制,讓主題之下的各種次主題能夠延伸,往往一篇文章就能夠引發一連串的討論;而在這樣問與答的型態底下,所有細節都能夠透過分享而被社群網站的瀏覽者一窺究竟,消費者不再只能倚靠自己身邊的專家朋友,各種虛擬社群早已經成為消費過程中的良伴。

以國內最大的電玩資訊主題社群網站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以下簡稱巴哈)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從一個最簡單的分享念頭開始,一個主題式社群網站如何漸漸地走向商業化,踏入電子商務的歷程。

巴哈就如同被Yahoo!奇摩
併購的無名小站一樣,1996年從校園BBS起家,是台灣第一個專門討論遊戲的BBS站,漸漸地在電玩圈養出一群忠實的使用者後,巴哈導入了www介面,希望利用Web介面的多樣性來補足BBS純文字服務的不足,至此巴哈的網站模式大致底定。2000年正式成立公司,巴哈決定走向商業化,除了核心的論壇功能,也不斷針對玩家特性提供各種服務來提高對使用著的黏著度,諸如電玩資訊新聞更新、個人動漫肖像製作、漫畫小說創作上傳、電玩購物商城等令玩家愛不釋手的功能,甚至還採用Wiki模式語言建置了一部任何玩家都可以上網協同創作的虛擬遊戲攻略百科,更是為玩家所瘋狂。

不過筆者認為,巴哈最成功之處在於其虛實結合的功力。巴哈能夠把虛擬社群的力量帶到現實世界的事件中,形成一股更大的凝聚力再回饋到網路平台之上,這樣的相互滋長的虛實搭配策略才造就了對巴哈如此死忠的使用者。不僅舉辦各種電玩相關的賽事與活動,創站十年的巴哈從第四年開始,每年都舉辦站聚,每次參加人數高達上千人,平時坐在電腦前的玩家能藉由站聚一窺彼此真面目,虛擬的關係得以實體化,更鞏固了社群的向心力;另外,巴哈曾發起捐血日活動,也曾經舉辦過運動大會,創下了網路社群號召網友參與運動會的首例,這些舉動都顯示了巴哈雖自知是虛擬的網路社群,但卻能夠注意自己的社會形象,企圖塑造了一個良好的品牌。

不論是商業化或非商業化的主題式社群網站,既然是以使用者分享交流的資訊為核心,就必須要針對各種不同主題的族群特性來設計網站功能,才能夠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藉此來吸引更多的眼球注視。畢竟在網路平台上,眼球經濟才是最實在的獲利來源。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