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陸入世對其經濟之影響與因應

記者/劉丁己


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後,各將面臨不同的困難與問題。中國大陸成為WTO會員之後,其經濟體制將面臨自1978年對外開放以來的最大變革。雖然可以爭取更多的外資進入,加快大陸經濟轉型的腳步,並創造就業機會;但金融、電信、汽車、農業等現行受保護行業,勢將為加入WTO付出高昂代價;而龐大的國有企業更將遭遇外資企業的正面挑戰,下崗問題勢將惡化。WTO的規範與約束,也將刺激大陸各級政府調整管理模式,進而改變企業的經營理念。最令中共領導層顧慮的是,當大陸經濟融入全球體制之後,可能動搖政府控制社會的能力。因此,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曾不止一次強調,經濟全球化已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帶來新的挑戰。

一方面,在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的今天,任何國家經濟增長都不可能在閉關鎖國的條件下實現;另一方面,大陸已經成為世界貿易大國,近年在國際貿易排行第10名上下,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世界貿易已不可能沒有大陸的參與。因此,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說是勢在必行。儘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於大陸來講是利弊相伴,不過從整體利益和長遠眼光來看,還是利大於弊。

有專家指出,對於大陸企業來說,重要的是轉變觀念,樹立敢於競爭、敢於進取的精神。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大陸企業組織將要經歷從金字塔型向矩陣型,從大批量少品種的規模經濟走向小批量多品種的規範經濟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祗要企業注重產品和自有技術開發,著力形成自身特色,就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不怕和國際上的競爭者們較量。因此對於大陸加入世貿組織,不應盲目樂觀,也不能盲目悲觀。務實的態度應是盡快掌握WTO共同的遊戲規則,同時在這套規則的應用中學會保護自己,發展自己

兩岸加入WTO後,由於彼此的經貿往來有了共同規範,將擴大兩岸經濟的互利空間,雙邊經貿關係益趨頻繁已是勢不可擋。因此,隨著中國大陸、台灣成為WTO一員,建立兩岸在WTO架構下的互動模式已具有急迫性,必須及早安排停當,才有利於業者及早布局及遵循。期望雙方政府能放棄舊有的消極防堵觀念,從正面而積極的角度規劃、建立此一兩岸新互動模式,運用兩岸進入國際社會的機會,解除兩岸經貿往來限制,協助企業運用大陸資源進行全球布局。如此,不啻使台灣得以成為國際生產鏈不可或缺的部分,並藉此爭取國際認同,以運用國際組織的力量,確保自身的經濟安全,進而維繫兩岸的政治和平。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