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熱潮 隱憂爭議仍存在

記者/李怡慧

對多數的大陸民眾來說,身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短視頻可謂是一項簡單易得的娛樂消遣。然而當越來越多的短視頻被快速又大量地產出,其內容開始變得趨向一致,對品質的疑慮也隨之出現,除了模仿短視頻而受傷的事件頻傳,亦有不肖業者利用此途徑來欺騙消費者,這使得當今社會對於短視頻的快速發展,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針對該問題,產學界多認為大眾需要提高警覺,採用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短視頻,至於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也應隨著時代變遷及科技發展即時跟進。

短視頻求新求快 內容價值遭質疑

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趨勢,在信息碎片化時代下,短視頻以其豐富多元的內容受到民眾的熱烈追捧,被視為不可多得的娛樂新來源。題材既有較為常見的娛樂、搞笑,也擴及美妝、汽車以及美食等諸多領域,然而受到短視頻變現方式較為專一,不像直播主可以靠觀眾打賞獲利的影響,許多業者與短視頻創作者為贏得廣告主的青睞,將如何快速吸引粉絲關注當成了重要的經營方向,加之業界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追求快速且大量地產製內容,造成了短視頻的同質化現象。此外,在短視頻早期謀求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基於「點擊率為王」的發展理念,部分短視頻創作者常以粗鄙、色情的內容獲取關注,使得視頻内容出現低俗化倾向。大陸人民日報有評論認為「眾籌時代迎來內容爆炸,催生眼球經濟,但是求關注不能無節操,接地氣並非無底線,一味信奉流量至上,對違法違規內容睜隻眼閉隻眼,平台也是共謀,不要因為技術在手,就忘了法律與倫理的邊界。」

■ 2013-2018年大陸短視頻用戶規模呈現增長趨勢。(截圖自/艾媒網官網)

依照新經濟行業數據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詢)最新發佈《2018年中國社交類短視頻平台專題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陆短視頻用戶規模為2.42億人,預計2018年將增长至3.53億人。用戶量的攀升顯示出短視頻行業未來仍存有無限潛力,與此同時,青少年為模仿短視頻中的危險動作導致受傷也屢見不鮮,譬如陝西西安的8歲男孩因在抖音看到「膠帶粘門」的整蠱視頻,遂用此來惡搞自己6歲的弟弟,造成其牙齒損傷,下巴更縫了近10針等等,業者及主管機關對於內容的控管早已變得迫在眉睫。今年4月初,央視報導了短視頻平台上播放未成年人懷孕、生子等亂象的視頻,並點名今日頭條旗下火山小視頻。國家網信辦隨即依法約談其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並責令全面進行整改。各短視頻App為此聞風而動,快手宣佈招募3000人規模的內容審核團隊,其主要工作為「審核用戶上傳到快手的視頻、圖片、評論的合法性、合規性,對違規賬號進行合理處置,維護社區的綠色與健康。」而另一短視頻巨頭抖音也曾廣邀各方專家,共同擬定《抖音社區公約》。業內人士認為,業者與官方互相搭配的一系列整治活動,有助於淘汰低俗內容視頻,還給用戶一個純淨內容的網路娛樂平台。

保障你我權利 法規條例需跟進

原本用來記錄生活,發佈有趣影音的短視頻平台,近期也不時傳出兜售假貨的消息,根據澎湃新聞的報導,抖音因涉嫌發佈販賣假貨,在今年4月遭到了北京工商局海淀分局的約談,而經過調查之後,其針對涉嫌違規內容進行刪除、封禁措施,截止目前,已通過系統刪除了存在問題的視頻總計805個,同時有677個帳號遭到封禁,更添加違禁關鍵詞67組。相較於已建立起一定商業規範的傳統電商,此類違法行為由於平台及技術的創新程度更難以追蹤。具體來說,雖然短視頻平台如抖音、快手可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品資訊發佈管道,但商品交易、付款行為卻必須在平台外完成,因此,缺乏完整記錄交易過程使得主管機關難以追蹤不法行為,用戶也常面臨索討無門的窘境,如若不重視這樣的問題,恐使短視頻平台原本的娛樂價值受到損害。

■ 大陸熱門的短視頻App抖音也能在台灣區的應用商店進行下載。(截圖自/iTunes

中國大陸於2016年實施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對直播內容進行分級分類審核,並加強對評論、彈幕等直播互動環節的實時管理,但仍無法避免民眾由於模仿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程式 (App) 而使得自身安全受到傷害,甚至出現觸法的情況。檢視台灣當前的網路生態,雖然目前短視頻App尚未引起像大陸一樣的熱度,但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年輕族群相當熱衷於使用限時動態「Instagram Stories」 的功能,由於兩者的性質相近,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短視頻在台灣並非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對於台灣而言,隨著短視頻等網路產品的快速發展,如何在僵化的立法及行政環境下對相關內容進行有效控管,吸取對岸在發展短視頻過程中發生的教訓,都將是整個社會應該盡快思考的問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