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遍地開花 你跟誰最速Pay

記者/林姿吟

台灣自2015年第三方支付法規鬆綁後,各大業者陸續積極推動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近一年多來行動支付市場逐漸遍地開花。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預估,2017年全球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將達1.09兆美元(約台幣31兆元),也因此政府在2018年喊出了「行動支付元年」的口號,期盼台灣能盡早迎頭趕上鄰近國家快速發展的行動支付進度。

金管會2016年「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 」資料便指出,台灣目前電子支付比率僅有26%,遠低於鄰近國家南韓77%、香港65%、中國56%和新加坡53%。相較於中國行動支付發展相當迅速,舉凡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幾乎都可用微信支付或是支付寶,有民眾認為台灣在電子支付這塊發展腳步遠遠落後,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中國行動支付之所以如此發達,正是因為「中層基礎建設的匱乏」,例如提款機密度不高、提款機吃卡與假鈔太多等問題充斥,才需要用「手機」+「行動支付」快速解決問題。

儘管各業者積極推廣電子支付,以台灣消費者習慣已久的金融卡(信用卡)現況而言,若要加以撼動,勢必需要提出誘因,因此「補貼」依然是王道。LINE Pay建立點數生態圈並推出LINE Pay聯名信用卡,連繳稅、繳學費的消費金額都有點數回饋,去年辦卡數衝破百萬戶,刷卡金額也達千億元以上,成功以支付補貼點數加上綁定信用卡加碼補貼的行銷策略,以持有220萬以上用戶,奪下台灣第一大行動支付寶座。

既2017年陸續登台的三大國際行動支付(Apple Pay、Android Pay和Samsung Pay),還有本土業者台灣Pay以及各家第三方支付等,究竟有多少台灣消費者能夠接受行動支付?換言之,台灣消費者在已經如此便利的生活環境下還能感受到行動支付帶來甚麼好處?前言曾提及中國大陸行動支付之所以受到歡迎且快速普及是建立在不便利的前提之下,在台灣這些問題並不存在,那麼行動支付業者們可能需要進一步思考,行動支付不僅僅解決需求問題,更可能需要「創造需求」,建構一個可以讓消費者與生活做結合的支付生態體系,讓行動支付變成不可或缺的習慣。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