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芝庭
擴增實境(AR)技術讓虛擬物體能與現實生活互動,為使用者將過往的不可能化為可能,創造出一個更為絢爛繽紛的世界,為目前最受人矚目的科技之一。在台灣,不管是政府部門抑或是企業界,也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擴增實境技術所帶來的商機,他們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希望可以藉此吸引消費者目光,帶動商品的買氣。這些應用跨越不同單位和產業別,使台灣人的生活因而增添許多新亮點。
食物新鮮看得見 在家試衣好方便
近年來,台灣國內的食安事件頻傳,引起消費者對於食物的來源以及成分諸多的疑慮以及不安。台灣食品品牌「天和鮮物」,以標榜有機無毒著稱,為了讓消費者能放心地享用該品牌的食品,故打造了「AR好食履歷」系統。透過這個應用程式,當消費者用手機拍攝該品牌的食品後,就可以立即看到該食品的生產來源、重金屬、藥物殘留等相關檢驗報告,使得消費者能「看」得到食材的新鮮,在享用美食時也能更加安心地品嚐料理的好滋味。
此外,現代人線上購物的比例漸趨提升,其中「服飾」更位居網購第一的商品類型。然而網購衣服由於無法試穿,也不能實際地看到衣服材質,因而產生極高的退貨率。台灣智鏡科技公司有感而發,設計出線上的AR試衣間,運用特殊技術成功建構出衣服的材質、顏色、尺寸,以及穿在人體上的緊繃程度。消費者只要在虛擬試衣系統中輸入自己的身型資料後,就可以看到系統模擬的試穿效果,使消費者即便在家也能輕鬆試衣,挑選喜愛的商品下單。
唸書也能很有趣 數位展覽更吸睛
有許多小朋友想到唸書就頭痛,但當它結合AR技術後,唸書也可以變得非常有趣。《呦呦奇遇記-楊英風藝術之旅》由交通大學出版社發行,是台灣第一本AR繪本。書中運用有趣的故事介紹楊英風大師的多件雕塑及版畫作品,使小朋友能愉快地瞭解一代大師的生平,和相關的美術知識。小朋友只要拿起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便能透過攝影鏡頭看到繪本上的作品立體呈現在眼前,並能輕觸螢幕更深入瞭解作品。生動的故事搭配酷炫的特效,讓小朋友的學習更加快樂。
除了書本,展覽也能結合AR技術,如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當中最為受人矚目的便是夢想館。其於一開始會為遊客繫上特製手環,藉由手環與虛擬美麗的花朵們進行互動,來體驗種子如何成長為一株迎風搖曳的花朵。此館結合AR技術與精緻炫麗的動畫特效,讓所有人對主辦單位的巧思讚嘆不已。而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推出「故宮常設展APP」,其中的尋寶趣遊戲結合AR技術,讓使用者拍攝展覽館周邊的文物,以獲得文物介紹與寶藏的提示,使得原本乏味的博物館導覽,更加新穎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