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彥廷
是否覺得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廣告呢?網路廣告商透過數據分析,精準地根據使用者的身分,鑲嵌不同的廣告在使用者的介面中,以加強廣告的行銷效果,和提高消費者觀看介面中廣告的流暢度。而目前兩個付費廣告平台翹楚:搜尋引擎Google與社群媒體Facebook,皆推出資料管理工具,以提高廣告投放的精確度。
Google資料管理平台 提升廣告投放精準度
Google近期正在發展一個名為Doubleclick Audience Center的資料管理平台。廣告主在申請帳號後,可將客戶的資料上傳到系統,透過平台提供的資訊,廣告主可以了解客戶正在進行的線上活動,例如:搜尋資訊或是觀看影片,並進一步針對客戶的特定行為,投放更精準的廣告。
除了Audience Center,Google也提供分析工具,協助廣告商評估廣告效果,並在搜尋結果廣告上,擁有行銷優勢。目前,Google正積極投入解決廣告主面對廣告問題的全新領域,提供廣告主精準廣告的全方位服務,以提高廣告主的廣告效益。
Facebook使用者數據化 線上線下都囊括
「滑」臉書動態時,常常會看到廣告夾雜其中,但在臉書上的廣告,真的會能夠促成消費者去購買產品嗎?社群媒體已成為廣告商的新平台,以Facebook為例,今年年初Facebook推出 Conversion Lift Tool(轉換率提升工具),協助行銷人員在大規模投放廣告之前,先行以少數使用者測試效果,以利之後更有效地進行廣告投放。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也是讓廣告主評估Facebook的行銷效益。
Conversion Lift Tool同時也將所有線上線下的資訊整合,藉由Facebook的實名制功能,將實體客戶的會員或是顧客資料,與Facebook上的email、居住地和電話等資料進行比對,從而得知顧客是否有看過臉書上的廣告,行銷人員也可以根據此數據,決定是否加廣觸及範圍與曝光次數。
總結來看,Google可以讓廣告主提供顧客資料,進一步分析使用者的線上使用行為,並且提供分析工具,串聯式的效益評估。而臉書則利用自身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將線上與線下的顧客資訊整合。不論是Google或Facebook都讓廣告投放有更精準的管理,以精確地找尋到對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