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劭斌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模式產生了變化,尤其在目前盛行的行動通訊應用程式中,不少人發揮創意,將生活中的表情、動作,描繪成栩栩如生的貼圖,不僅讓使用者能貼切地與他人互動,更能幫助企業達到行銷的功效,但是看似活潑逗趣的貼圖,其實也會引起負面的話題。
「肥胖」貼圖 Facebook遭網友連署抵制
臉書從問世至今,表情符號與貼圖多到令人目不暇給,不管是靜態、動態的貼圖,還是可愛、逗趣的表情符號應有盡有。但就在上個月,有一名英國的網友發動網路連署,其認為臉書「覺得胖」的表情符號,不僅忽略肥胖使用者的感受,更間接調侃因病症導致肥胖的病友,因此要求臉書移除。
這個肥胖表情是一個圓嘟嘟的笑臉,臉書設計這類表情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更生動地表達心情。而聯署活動負責組織表示,胖並非一種感覺,而是一種生理構造的現象,因此應尊重不同身體形態的存在。對此,臉書已將具爭議的表情符號撤除,並承諾會繼續傾聽用戶的聲音,創造更優質的使用者體驗。
貼圖帶有種族歧視? 蘋果再推出新版表情貼圖
貼圖引起的問題不僅是身材而已,連皮膚呈現的顏色也會引發爭議。蘋果在年初發佈的最新作業系統版本中,表情符號裡增設「黃皮膚」的人像,暗指亞洲人屬於黃皮膚的種族,引起許多亞洲網友批評的聲浪。蘋果表示,有用戶反應表情符號不夠多元,因此才增設不同膚色的人像符號,增加使用者互動的趣味性。
其實,蘋果貼圖引發的爭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過去曾因表情人像只有棕、白兩色,被解釋為棕色可能代表印度人種,而其他國家的人種,被蘋果用白色替代了,同樣造成極大的反彈。而這次外界對於新版本的質疑,蘋果表示,黃色皮膚的表情符號應該是原先預設的顏色,並不代表黃種人。
不過,大部份網路使用的表情符號,多爲揣摩人們的表情、動作而成,純粹為了增添用戶們聊天時的氣氛,讓情緒可以更精確地表達。由上述案例可以得知,種族歧視議題或是身材型態、外貌,都容易引起用戶延伸的想像,因此使用貼圖時還是必須謹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