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芷浩
新的一年新氣象,2015年的來到,也帶來了電商領域各種年末的調查結果與產業展望。放眼2015,有調查點出了電商消費者消費前的理性評估,也有分析指出未來電商將吹起一波感性競爭風潮,理性與感性的交織並行,成為2015電子商務的看點之一。
經「數位時代」報導,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理事長鄭緯筌在「ECX 2014 電子商務經驗設計論壇」時分享了展望2015的五大趨勢,分別為「全通路零售」、「多螢與跨螢」、「耳聰目明的消費者」、「說故事與策展」及「擬定行動商務策略」。
重視全通路零售與多螢使用習慣
其中「全通路零售」說明了零售通路的多樣化,除了實體商店與網站,電腦、智慧型手機、社交媒介、線上實錄、遊戲主機及Kiosk等都將是目前或未來的零售通路之一,提升零售銷量。
而「多螢與跨螢」則如字面所述,目前多數人都擁有電腦、智慧型手機亦或是平板電腦,電商除了要注意網站的螢幕規格適應性,使用者在螢幕轉換間的行為,例如一邊看電視廣告一邊上網等使用習慣,都將是未來可以進一步思索如何抓住消費者需求的脈絡之一。
耳聰目明的消費者 理性評估v.s故事性行銷
而筆者對於這五大趨勢最關注的,則為「耳聰目明的消費者」及「說故事與策展」兩項。UPS調查發現,消費者在購物前有22%的人會在網路上研究商品、36%的人會比較價格,另外也有超過1/4、27%的人有瀏覽網路評論的習慣。對於這些會先做功課的消費者,筆者認為這些數據呈現了消費者在購物時具理性評估的一面。
但除了理性評估,以電商行銷的角度而言,未來趨勢也將以感性的角度-「說故事與策展」切入。故事性行銷的概念雖不是最新方向,但鄭緯筌仍表示,展望2015仍要規劃好的故事去販賣故事而非產品本身。
電商感性化-訴求、溫度、故事、客製化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則指出,相較於過去電商產業以「理性」競爭為主,比「便宜、速度、便利及規模」,預期未來也會重視「感性」的的行銷策略,比「訴求、溫度、故事和客製化」。
資策會顧問王義智指出,未來在電商網站的設計風格將有別於以往傳統電商,對可能消費的瀏覽者而言,將要如同欣賞一個美術展覽、閱讀一個動人故事或是享受一場專業表演的情境下再進行消費。而感性電商要成功的關鍵,也需要注重「創造價值,不比拼價格」、「經營會員,不只經營網站」、「重視溫度,不僅重視速度」三點方針。
而雖然感性的風潮未來有可能是電商產業的一股新活水,看起來理性與感性的策略似乎是天南地北互相牴觸,但是若兩者並行也未嘗不可。王義智提及,過去傳統電商重視的經濟性和便利性的購物需求,也可和感性策略一同並行,讓感性行銷提升產品的價值觀感,引發消費者可能的衝動性、有價值性的購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