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Kindle Scout計畫 素人作家vs.讀者票選

記者/陳郁雁

日前,Amazon推出的一項出版實驗Kindle Scout該命名除了包含Amazon電子閱讀器名稱「Kindle」外,也以「Scout」表示挖角之含意。以網路書店起家的Amazon,希望透過「群眾外包」形式打造友善出版平台,讓素人作家可以上傳著作,供大眾30天試閱,而讀者則以「推薦」的方式投票,推薦數愈多,作家就越有機會讓Amazon贊助出版。

                     ■ 美國亞馬遜公司發表Kindle Scout計畫。(圖/數位時代

過去,出版業者與作家均對著作掌握極大的影響力,而反觀讀者,其只能被動地接受作品問世。但隨著網路功能日益發達,只要建立臉書粉絲專頁或部落格等,人人皆有機會成為意見領袖甚至作家,讀者比起過去的資訊瀏覽選擇力也更高。有鑑於此,Amazon決定重整傳統「作者─經紀人─出版社─亞馬遜公司─讀者」的上下游關係鏈,以Kindle Scout平台作為作家與讀者之間直接的溝通橋樑。

Kindle Scout計畫,不只破除出版業傳統,也成功行銷Amazon,為實體書籍連年下降的收益帶來突破。素人作家不僅能藉此計畫打開知名度,且若幸運得到Amazon贊助出版,該著作同時也獲得1500美元的預付金與5年可更新條款。此外,參與推薦該書籍的「早鳥」讀者,還能在該著作出版前一週,獲得免費的電子書,並受Amazon邀請發表讀後感,進一步強化讀者與作家之間的連結。

雖然這項計畫目前只在美國地區實行,並限制需以英語創作,但仍吸引需多素人作家躍躍欲試,進而增加了Amazon的曝光度。不過,從Amazon今年4月推出同樣能讓作者和讀者交流意見的Kindle WriteOn社群頻道來看,便能嗅出Amazon對讀者互動行銷策略的野心。就如同Amazon官方所表示,現在已經是由讀者幫忙決定一本書是否值得拿到一張出版合約的世界了。因此,該計畫是否真能達到Amazon之預期效益,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