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出商機 一滑就買的企業App

記者/張凱婷

智慧型載具的普及化,開創電商新契機,人們從過去的線上購物,轉為透過行動裝置線上購物,讓「行動商務」(Mobile Commerce)概念因運而生。台灣科技大學盧希鵬教授提出「隨經濟」(Ubiquinomics)一詞,強調透過智慧型手機,人們即可隨時隨地進行消費。而電商業者若能把握住此趨勢,靈活運用消費者上網的瑣碎時間,用App賺到低頭族的心,便有機會抓到這波「隨經濟」的商機。

App設計出發觀點 手機螢幕開始

根據Google去年底全球Android App下載數據顯示,台灣下載量位居全球第三名。資策會也指出,國內近55%的服務業,有興趣發展App商品,使得行動商務的前景看漲。然而,App的發展並非追求一次爆炸性的成長,而是維持長期下載流量,達到規模經濟,才能有效提升成本效益。

究竟,該如何設計企業App應用程式,才得以增加消費者的黏著度,並促進購買行為的發生?首先,設計者應避免從網頁的角度出發,而是推出App專屬的使用介面。手機螢幕小,應避免過多的視覺因素,因此主要資訊置於畫面正中央,以便使用者集中注意力,而次要資訊則盡量整合,以不干擾主畫面為考量。

再者,App的內容設計也應做到以消費者導向,以方便消費者使用為優先考量;例如:簡化會員資料填寫與交易流程步驟,設置尋找商品捷徑,並時常更新頁面內容或創新功用。以服飾商家Vinted為例,其推出新版App後使用率成長170%,深究原因不難發現關鍵在於突顯重要資訊與簡化註冊表單,並將原先e-mail的聯絡方式改為即時通訊的聊天功能呈現。而要求賣家放上主要商品照片,使介面內容看起來更豐富,也是提升整體成交率的因素之一

開發技術不是問題 內容才是根本

有鑑於企業使用專屬App對於銷售業績的幫助,不少業者紛紛開始為自家公司打造獨一無二的App,也促使開發App的平台出現。像是九易購物推出「App開店平台」,協助電商開發專屬App,其平台特色不僅利用介面維持商家品牌的獨特性,更增設手機付款機制,方便消費者完成訂購流程;所合作過的店家,在Google Play中的購物類熱門免費項目榜上有名,可說是行動商務發展的幕後推手。

去年知名網路賣家天藍小舖[u1] 跨足行動商務,與九易購物合作推出購物App。為衝高下載次數,天藍小舖還推出特色商品的促銷活動吸引人氣,同時虛實整合,只要民眾至實體門市消費時,出示手機App內的折價券,即可享有折扣優惠。不僅提高下載量,更使行動App衝出兩成下單量。電商平台若能把握先機,站穩行動商務市場,則可發掘更大商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