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轉型尋出路 跟風Snapchat玩閱後即焚

記者/龍楚妍

2011年底,圖片分享應用Snapchat面世,其首創的閱後即焚功能深得年輕用戶喜愛,助其成為唯一可以在圖片分享上與Facebook抗衡的社交軟體。Snapchat的成功啟發了另一社交應用Path部署全新的轉型計劃,期望藉助閱後即焚功能的神威,再創傳奇。


■  Path宣佈,所有分享的內容只能保留24小時。(圖/Path官網)

Path於日前(11日)宣佈,從即日起,用戶在Path上傳遞及分享的訊息和內容只能保留24小時,而所有過去的歷史記錄,也將被全數刪除。Path同時建議,若用戶認為部分文字與圖像訊息具有保存價值,可保存在其他工具或應用中,但影片與聲音文件暫時無法轉存。

無獨有偶,現時最流行的約會應用Tinder同樣也看好閱後即焚功能的前景,於上週推出新功能Moment,用戶可分享閱後即焚圖片給速配對象。連社交網站巨頭Facebook也正在開發一款圖片與影片分享應用Slingshot,功能與競爭對手Snapchat相似。

在日新月異的社交應用市場, Path主打私人空間,用戶的好友數量有上限,所有圖文訊息只能與好友分享。然而,強調私密性的Path現時用戶規模僅為一千萬,與InstagramPinterestTwitter、Snapchat等大牌的高人氣相比,可為相形見絀。此次Path的轉型計劃加入閱後即焚服務,進一步加強用戶隱私保護功能,試圖藉此吸引新用戶,擴大影響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