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撰稿/許芷浩
你曾經在行動裝置上下載APP購物嗎?根據上月台灣數位匯流發展協會調查指出,台灣民眾即便可能每天手機不離身,僅有1成6的人會使用手機APP進行線上購物,其中最大的原因顧慮自身資料的安全性。因此,對於台灣而言,雖然支撐行動消費的技術和預期市場都趨近成熟,但對於新型態的消費模式,使用者仍需有一段的適應期。
各大購物消費網站 描繪台灣行動消費者藍圖
而在這段適應期當中,台灣願意使用手機購物的人們,又是如何先行創造出未來可能普及的行動購物藍圖呢?在各大購物網站的調查分析中,17Life首先闡明了年齡層的對比,相較於習慣使用電腦下單的民眾,利用手機下單的民眾年齡層大概有年輕5歲的差距。
另外在使用習慣上,Yahoo!奇摩購物中心副總經理鄭雅仁分析,行動購物的消費者對於優惠、限時特賣和獨家的產品有較高的敏銳度,實際購物的時間約從晚間6點便開始攀升,並於晚上10點至12點達到高峰。
不約而同的,團購網GROUPON也指出人們「夜晚睡前」的時間是消費顛峰,而另外一個時間點便是「午餐時間」。相信有使用LINE的人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只要一接近中午12點,各大購物網站的官方帳號就開始提示音個不停,或許各大購物網便是看準了中午消費時間的商機,在手機LINE訊息中放上各條吸引人的優惠商品資訊,引導消費者至購物網站瀏覽商品頁面,創造更多消費可能。
尼爾森調查最新調查出爐! 53%台灣人曾網購全球第2
在尼爾森的最新調查中指出,台灣有53%的人們曾透過網路消費,僅次於中國大陸的62%。雖然此數據並非行動購物之數據,但也能輔說明未來行動購物之雄厚潛力,並帶出目前網路型態消費的輪廓。
台灣尼爾森消費者研究資深總監蘇琬貞指出,習慣使用行動裝置的族群在日後將會成為市場主力,而這年輕的一群人對於數位化購物的習慣和興趣便是企業的可關注的著眼點。呼應本文首段前言,使用者對於手機購物仍需一段適應期,但可預見的是未來趨勢之一正逐漸向行動消費靠攏,普及性的「滑指間即消費」,相信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