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2014新趨勢 電子商務分秒都精彩

記者/陳建宇

回首2013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平步青雲,據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最新一期調查報告指出,2013年的全球電子商務收益已大幅度成長,並對2014年持樂觀態度。正因如此,不論是企業主、廣告主、物流業者,皆對於投入電子商務市場一事殷殷期盼,而WebDAM也預測,今年行銷、廣告團隊所挹注於數位行銷相關活動上的預算,可望突破1350億元。電商風潮之熱可見一班,那麼在2014年又有什麼新的願景呢?虛實整合、行動裝置便是關鍵。

O2O整合虛擬、實體  電商新寵兒

相信大家對於O2O (Online to Offline)一詞不陌生,其結合線上廣告行銷、訂單系統和線下的實體店面,更讓店家充分掌握目標客群、紀錄消費活動,並增進消費者體驗,互補之效十分顯著。儘管先前中國傳出,線下店家抵制網購平台阿里巴巴雙11主打O2O策略,其便利化服務卻深植消費者心中,單日營業額更達到35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750億)巔峰。

鑒於科技發展迅速,透過最新科技輔助,更能提升O2O效益,現今業者已將觸角擴展至時尚服飾業等。面對挑選服飾一事,消費者總是拿不定主意,又怕實際商品不符預期,因此業者已著手結合擴增實境、3D、體感等技術,讓消費者在家也能享有店面購物的樂趣,並挑選合適自己的飾品,有效減少退換貨的可能性。因此,對於賣家與消費者而言,可說是雙贏局面。

行動支付持續發燒 平板電腦魅力「機」增

在過去一年裡,人手一機的現象日漸普及,進而帶動行動消費的增長。此外,加上2014年4G網路、行動支付、二維條碼等技術步入成熟,市研公司Forrester便預測,今年電商市場中,網路流量以及行動裝置下單總數將有所增長,行動支付熱潮持續發燒中。

行動裝置大致可分為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兩類,而根據美國媒體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報告指出,今年美國的行動消費數據中,平板電腦已迎頭趕上智慧型手機的消費額,顯示平板電腦在行動支付中的角色已日趨重要。

平板電腦能日益奪下行動消費額,莫過於其更能符合行動消費體驗。相較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具有較為寬廣的螢幕,以供檢視網路商品的細節,便於交易流程操作,因此較適於線上購物。BI Intelligence進一步分析數據,發現智慧型手機在購物期間所占比例較多,然而,在真正下單時,消費者偏好使用平板電腦。最令人驚奇的是,消費者對於平板電腦上的互動廣告接受度較高,因此,若要投放廣告,製作符合平板規格的行銷資訊,不彷是個好點子。

結合智慧功能 配送服務再升級

自網路店家爆炸式成長,加上消費者求便利、快速需求,為擄獲其芳心,許多店家無不打出快速送貨服務。過去,消費者從網路填訂單到取貨階段,恐怕得等上7至21天不等天數,但現今網路訂單系統與各地物流中心結合,最快不到6小時便能取貨,急速網購大戰正式開打。

還記得去年十月底,Uitox電商集團在台灣建立快速到貨平台「ASAP閃電購物」,將台北市送貨時間壓縮到六個小時嗎?此舉一出,促使各物流平台提出應對措施,紛紛將送貨時間下修至6到8個小時。而急速網購戰不只在台灣,在中國更是激烈。物流中心京東便推出夜間配送等多項服務,只為達到消費者快速取貨需求。這些服務背後,大多結合雲端、地理資訊系統等智慧功能,於短時間偵測消費者位置、訂單,為今年開啟快速購物之門。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