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彬〕服務創新模式新視野

記者/服創電子報

服務業發展現況

服務業在台灣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以及人們對於休閒娛樂品質的重視,使服務業的發展愈發蓬勃,由以下幾個數據可見一斑:服務業占GDP比重,由1981年的53.27%,到2012年的已成長至68.2%。

而服務業占就業人數的比例,也由2001年的55.9%增加到2012年的58.7%。其中,批發及零售通訊業、不動產業、金融及保險業、教育服務業、資訊及通信傳播業分占GDP的前五名,由幾乎每個巷口隨處可見的超商(7-11全家),或者是房屋仲介、銀行、通訊行等等都可看出一些端倪。

服務業的特色

服務業的目的就是服務消費者/使用者,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多不同種類的經營方式,以及更便利、更貼心的服務模式也都被應用於服務業中,如零售業的線上訂貨、線下取貨的O2O虛實整合、電子錢包、代收服務;網路商家的24H宅配、低溫物流,或是整合App,協同過濾等等,都是目前常見的方式。

另外,傳統的餐廳、月子中心、殯葬業者,也都以推出更加精緻,貼心的服務來吸引消費者。一些景點結合當地的文化,推出極具地方特色的創意服務,如永康街特色小店、西門町、東區潮T商圈等。

服務創新應用新商機

結合行動裝置:

行動裝置的普及,帶動了許多新的應用構想,如中國大陸的綠盒子童裝,可將新品資訊送至顧客手機,並結合真人辨識系統,讓顧客及時試穿,喜歡才來店購買。

利用網路平台:

Walmart提供一網路平台,讓小型供應商將產品介紹上傳由網友票選,第一名的商品將可獲得在Walmart上架的機會。顛覆以往的傳統。Bombfell抓住男性使用者較不愛花費心力選購的特點,結合B2B2C,針對不想花費心力選購服飾的男性,依據男性訂購者的資料每月提供適合的服飾,目前每月會員成長率約為10%。

結合最新科技:

Bodymetrics Pod是一個私密空間,裏頭有8支感應器,可以快速建構出顧客身材的3D輪廓,並在資料庫找出符合顧客身形的商品供顧客進行3D虛擬試衣。目前其已與HudsonAGPaige知名牛仔品牌合作,在洛杉磯購物中心中,約60%的使用者試用過後立即購買商品。

由以上的案例不難看出,服務業在近年來,已經由大眾化、效率、大量、低成本、硬實力的傳統製造業思維,轉為差異化、品質、少量、客製化、軟實力的精緻化思維。如王品集團將「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落實到每一個管理細節,從定價、流程、服務等等都是經過嚴格的評估程序,才能讓消費的顧客都能夠得到良好的體驗,進而成為該集團的忠誠顧客。(口述/王建彬,整理/洪梓凱)

本文章經「服務創新電子報」授權刊登。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