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台灣電商 新兵戰老將成績亮眼

記者/林姿吟

轉眼間,剩幾天就要跟2016揮手說再見,準備迎接新的2017。回顧2016年之前,多年來縱使面臨經濟不景氣,台灣網路購物市場仍舊持續穩定成長,給人一片欣欣向榮的前景,最顯著的代表就是營收幾乎每個月都創下同期新高的PChome和momo兩家台灣電商。但令人納悶的是,這兩家的股價似乎卻和業績呈反比,尤其身為電商龍頭指標的PChome,近兩個月跌幅逼近4成之多,寫下過去27個月以來的新低。另方面,今年表現相當出色的電商業者,絕對非蝦皮拍賣莫屬,蝦皮拍賣為何能如此厲害?

行動平台崛起 最佳切入時機 

行動電商的發展其實已長達5、6年之久,但台灣主流平台或電商業者多半是近1、2年才真正跟上行動化的趨勢,推出相關APP搶市。來自新加坡的蝦皮拍賣發現這點,找到了切入台灣行動電商市場的最佳契機,來台上線短短一年的時間,年成交金額已上看1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80億元)。對台灣許多元老級的電商大平台而言,「補貼撐不久」是他們對於蝦皮業績的最直接的反應,然而卻也因此疏忽輕敵,沒想到最深也最直接的威脅,就是來自這些行動電商平台的崛起。

燒錢貼補運費 集客力大爆發

其實連蝦皮拍賣自己本身都無法保證他們這樣的營運模式最終可以成功,只是事實最後證明了,蝦皮拍賣一上線就祭出的運費補貼策略,讓蝦皮在短時間內知名度大開,並且達到快速集客的效果。無論是從超商業者、品牌電商業者,還是物流業者,乃至於周遭環境的親友當中,其實都不難察覺,蝦皮的補貼絕非只是虛晃一招,而是確確實實地燒出使用量來。縱使撇除運費補貼這個因素不看,相較於部分台灣電商平台至今仍忽視行動的威力,原生於行動的蝦皮顯然更能抓到行動世代「隨拍即賣」、即時通訊等需求。

培養消費習慣 集結商家跨境

在補貼運費的消費過程中,蝦皮其實同時也培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讓買賣雙方滿足行動購物需求,習慣一旦養成,威力總是很驚人。除了C2C模式外,蝦皮近期開始廣邀各個知名品牌業者進駐開店,蝦皮搶走的不只是需求端的消費者,還有供給端的商家,包括東京著衣、86小鋪、寶僑等。據東京著衣董事長凃靜婷表示,她們看中的是蝦皮可以為他們在行動市場找到新客群的機會;而86小舖總經理王閔麒則除了看好蝦皮的流量,同時也希望可以借重蝦皮在東南亞七國的布局,順勢南進。

根據MIC最新調查顯示,台灣目前已有 37%的網友有跨境網購經驗,台灣元老級的電商平台無論想或不想,參加世界盃是必然趨勢,否則可能只得等著被淘汰。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