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共享 外國無所不共享

記者/劉皓涵

根據《2016年台灣數位廣告量上半年統計報告》統計,今年台灣上半年的數位媒體廣告量,正式超越電視廣告量,再次強調了網路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而外國行之有年的共享經濟,據《經濟學人》的定義,指的是在網路中,任何能出租的資源,像是我們最熟悉的UberAirbnb等等,可見網路對於共享經濟的重要性,台灣在近期也推出許多共享經濟的App與社區共享冰箱等等,創新之餘,我們也可以看看國外的共享經濟案例,吸取好的經驗喔!

除了Uber 共乘商機少不了BlaBlaCar

談到共享經濟,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共乘」,尤其是台灣都市人口密度高、通勤人口多的情況下,能夠縮短通勤時間,或是少塞一點車,是不少人的心裡話,這時共乘就顯得更為重要。說到共乘,你可能會想到Uber、滴滴出行、Lift等等,但是早在2014年,歐洲就已興起共乘風潮了,來自法國的BlaBlaCar,全球共有高過8千萬會員,是近幾年法國營收成長最快速之一的新創企業。

BlaBlaCar每月約有超越100萬的活躍用戶,創辦人馬澤拉(Fredric
Mazzella)當初覺得獨自搭車、轎車太昂貴了,車上也只有司機與乘客一人,進而創立BlaBlaCar平台,只要在網路平台上輸入上車地點及目的地,便會從相同路線中找到仍有空位的車輛,平分車資。駕駛也只需要上網登記自己車輛資訊、時間、地點、車資計算,就可以成為駕駛員,登記程序簡單,又可賺取外快補貼生活。

比起BlaBlaCar,台灣最近很夯的carpo,同樣搭上共乘熱潮,與BlaBlaCar的功能相同,不過在carpo上還可以評價共成夥伴及駕駛員,讓共乘更安全;此外carpo也有「共乘交朋友」理念,因此可以透過社群配對,來找到與你志同道合的夥伴,搭車也不會無聊。

憂慮使用空間愈來愈少 WeWork提供共享辦公空間

台灣系狹人稠,市中心的地價節節攀升,儘管房價地價下滑許多,但地租高勝不爭的事實,不少創業新鮮人想在市中心好地點紮根,卻礙於高租金地坪小、或是低租金高坪數的因素,找無好去處,至今仍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借鏡以色列的WeWork,目前市值超過100億美元,在2015年正式成為全球第四大共同辦公室租賃者,據點遍及全世界16個城市,60個據點,會員每月繳交固定會費,便可使用WeWork提供的所有服務,包含辦公室、茶水、廁所、客廳、電話、Wifi等等。此外,WeWork承租的建築物,通常都有氣派建築外觀與舒適環境,有利於各國會員聚集交流,儼然成為一個對佳的O2O創業資源集中站。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