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IP新浪潮 一大IP在手收視升天?

記者/孟祥瑄

清宮劇步步驚心及後宮甄嬛傳爆紅後,不僅捧紅了四爺、各宮娘娘與「賤人就是矯情」的用語,也捲起了一波IP劇的翻拍風潮,緊接著,去年火熱的何以笙簫默、琅瑘榜等電視劇也都獲得出色的成績。雖說獲得名氣響叮噹的IP就能受利於原粉絲而保住基本收視盤,然而,當各方人馬一窩蜂的投入翻拍IP劇,許多問題也就接踵而來,因為品質不良而造成雷聲大雨點小的作品不在少數,若是這種過熱的情況持續不改,當到了透支粉絲號召力的那一天,興許IP的泡沫也是說破就破。

吸金又吸睛? 欠了品質能領航多久

從某方面而言,IP劇的興盛也相當於是迷經濟的產物。以中國為例,許多IP劇起源於網路文學,而閱讀網路文學的讀者又與追劇、追電影的受眾有很大程度的重疊,也因此許多片方奔著大IP的名聲而去,版權費用在競爭當中水漲船高,投資成本動不動就破億元人民幣。但問題在於網路文學終究是業餘人士的作品,並非出自於職業編劇,並不一定就完全適合搬上螢幕,僅靠明星來吸引話題性,卻無法完美還原粉絲心中期望的畫面,例如今年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新蕭十一郎,得到的回饋只能是一張不盡理想的收視成績單。

此外,由於發表網路文學的門檻相當低,湧入的作品自然多到數不清,人為篩選IP作品實在不易,解決之道便是依賴大數據分析讀者流量與話題討論度,再從中評選出所謂的大IP。然而另一麻煩由此又生,一部花千骨讓多少人為尊上與小骨的愛情心醉,大數據也顯示玄幻題材才是人心所向,造成的結果便是各家均大打玄幻牌,之後的誅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幻城……同質化嚴重之至,粉絲都快消化不良。

 IP劇風風火火 台灣現況迷迷茫茫

名IP並不一定等於收視保證,而是取決於其是否有再被發揮的價值。儘管含有諸多隠憂,短時間內IP劇的大浪仍不會歇止,目前中國熱映的戲劇仍以IP劇為主,如電視劇老九門、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等;待播或待拍攝的名單之中IP劇也佔了大半,如錦衣夜行、翻譯官、如懿傳等等,許多作品或因明星加持、或因原作品的名氣,在開播之前便擁有破億的網路話題閱讀量以及大篇幅的公關報導。

反觀現今台灣市場,除了接收美、韓及中國的電影及電視劇外,較著名的代表僅有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以及改編自藤井樹作品的六弄咖啡館。也許有人認為台灣缺少龐大的人口來支撐迷經濟,但其實台灣真正最缺少的是平台,不少作者會受到出版社的限制而只寫題材保守的「安全文」。實事上,無拘無束、自由發揮創意的自由才應該是台灣最大的優勢,鼓勵創作具延展價值、題材創新的劇本或文學,才能在將來生產更精采的IP作品。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