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行銷 台灣農產品新機遇

記者/周靚

台灣農產品素以高品質及多樣性著稱,向來在國際上有良好聲譽。但是,若想能夠在國際上立足並維持長期且強而有力的發展,光有好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的是更好的行銷方式來幫助打開市場,以突破瓶頸,並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品牌。而包裝行銷,就是台灣農產品的一個新機遇。

打造精品 包裝優化勢在必行

數百年來,台灣農業品質一直表現優異,不止在亞洲地區,在國際上也是有口皆碑。但是如今,農業的發展卻遇到了一些困境,諸如國人對農業相關資訊的不足、水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更嚴峻的是種植規畫的不佳和行銷通路的匱乏,讓向來堅持品質的台灣農業,在國際上缺少知名度,較難打開國際市場。

根據資料顯示,台灣農業業者在海外展銷時都曾遇到「產品質量很好,卻怎麼也賣不好」的窘境。看到這一問題後,台灣政府積極行動,行政院農委會攜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開展了「TGA包裝好農‧品牌台灣」的計畫,幫助業者重新進行產品包裝設計,以期打造更為精緻的形象,致力於將農產品打造成精品,重塑品牌,將台灣的好味道推向國際市場。

設計突出新意 品牌打開新市場

美國著名的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學者Tom Peters曾說:「設計是商品的靈魂,也是企業重要的策略。」對於一個產品而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除了優良的品質,有辨識度的視覺形象、系統化的整體包裝也同樣重要。台灣優質農產品,若能突破傳統包裝,藉由創意與自有品牌的加持,才能持久發展並走向國際市場。

以百年老店永盛米粉工廠為例,這是一家堅持手工製作且無添加的良心企業,但因包裝不佳,外銷一直受阻,甚至被說「這樣的包裝,怎麼能賣的出去?」,之後廠商與設計公司合作推出全新包裝,主攻伴手禮及婚慶等市場,大幅提升了知名度及銷售量。由此看來,台灣農產品除了在堅持品質之外,還需在產品定位、產品包裝都進行更好的規畫,正確定位差異化市場,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總體而言,優質的包裝是被市場看見的第一步,若想擄獲消費者的心,有新意的設計定是一項利器。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