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行銷 網路影片與市場應用

記者/謝尚

早在近100年前,人們就發現相較於生硬的文字,生動的圖片更讓人喜歡,也更容易被注意,於是聰明的商人便開始將圖像運用於廣告中,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而今日,最能吸引人們目光的內容,莫過於具有聲光效果的動態影片,且隨著網速越來越快,許多影音廣告因應而生,而專門製作小品短片的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

會動擱有聲  影音成病毒行銷利器

病毒行銷恰如其名,廣告資訊透過口碑傳遞,像病毒一樣在群眾中快速蔓延,且是由閱聽人自主散佈資訊,因此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投遞或宣傳成本,便能獲得高知名度。尤其在網路世代,充足的網速讓口碑的傳遞變得更加即時與方便,加上時下的社群平台幾乎都設有立即分享的按鈕,因此影片所提供的內容才是成功的重點。根據研究指出,在Facebook上影片的觸擊率比相片多出135%,而且每天的影片瀏覽量高達40億,因此透過影片來造成話題旋風,將是未來病毒行銷的關鍵。

將影片結合社群的病毒行銷,「This Girl Can」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該活動由一個鼓勵大眾運動的組織Sport England所發起,目的是為了喚起女性對運動的熱愛,他們在2015年製作了一支極富意義的影片,讓身形樣貌不符合「完美」的女性們擔任主角,不顧形象地盡情踢球、游泳、慢跑,揮灑汗水。Sport England 的CEO Jennie Price指出,女性不常運動的主因跟時間與金錢無關,而是她們害怕被他人所評價,像是身形走樣或是技巧粗糙等。由於切中大多數女性的心聲,影片一出便立即獲得好評,以及近800萬次的點閱率,此外還搭配#thisgirlcan的標籤,增強了社群討論度,讓網友分享自己的運動經驗,藉由病毒行銷讓信念被廣為流傳,進而獲得認同。

短還要更短  講到心坎裡就行了

微電影在起初雖然短,但仍保有傳統長篇電影的特色,去映演一個完整的故事。然而近期串紅的網路短片卻顛覆了過去影片精緻安排的劇情路線,新型態的短片中每一個事件都獨立化,變得破碎而簡短,但也因此能在有限的時間中,呈現大量的對比觀點。而這類影片也因為貼近觀眾生活而被廣為接受,甚至出現專門拍攝這類影片的企業,更把影片當作產品置入行銷的平台。

Popdaily波波黛莉便是一個好案例。這個廣受年輕女性喜愛的品牌從Facebook粉絲專頁起家,透過高度社群分享力的「12星座影片」系列,在一個月內,粉絲人數從原先的55人暴增至18萬人,截至今年4月底,粉絲人數已成長到60萬人。影片通常針對一個特定的男女互動議題,呈現12個星座對這個議題的個別反應,內容逗趣又貼近觀眾生活。除了內容吸引人之外,波波黛莉執行長兼策略總監黃晨皓表示,其操作手法也是重點,他將影片拆成兩集,分別放在Yahoo首頁及粉絲團,並在粉絲團又放上一支全新的影片,藉此不斷吸引觀眾進到粉絲專頁創造高人氣,也因此讓露得清巴黎萊雅等知名大廠都選擇將產品置入其中,創造另一波短片商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