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劭斌
體驗行銷這個概念自1998年被提出以來,就不斷以各種面貌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而其最原始的定義是從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五個面向出發,設計行銷理念。然而,隨著科技產物的日新月異,體驗行銷已不再是過去的試吃、試用的尋常活動,千變萬化的體驗行銷手法,帶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體驗感受。
氣候變遷沒感覺? 在家也能體驗海平面上升
溫室效應已經是21世紀必須要承擔與面對的問題,地球溫度上升、南北極冰山融化,導致海平面逐年上升,雖然時常聽到有海島小國被淹沒,但似乎還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可是,你是否有想過某一天,熙來攘往的台北街頭看不到車潮與觀光客,只剩一片孤寂汪洋呢?即使全球暖化已是重大議題,但我們仍然對其嚴重性抱持著模糊想像。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氣候變遷的重要性,群眾募資平台CarbonStory,推出了一個名為「World Under Water」的互動式體驗網站,透過WebGL的3D電腦圖形技術與Google街景的結合,只要輸入國家、城市等位置資訊,就可以看到未來海平面上升的模樣,並伴隨著一陣陣的海浪聲,頗有身歷其境之感。此外,為了喚起大家的實際行動,CarbonStory在網頁加上了「Take Action」按鈕,讓用戶在體驗過後,可以立即贊助平台上的募資計畫。
溺水也可以體驗? 救生衣業者新噱頭
溺水是大家不願經歷的情況,平時僅能靠事前的求生訓練與宣導預防,究竟溺水當下是怎樣的感受與壓力,實在難以用文字與言語詮釋。法國一間野外防護設備品牌Guy Cotten為了讓大眾了解救生衣的重要性,因此設計了可以體驗溺水情境的互動式遊戲,快速體驗意外溺水的可怕。
這款名為Sortie En Mer(海上驚異之旅)的遊戲,用戶能夠以第一視角體驗落水到溺斃的過程,在掉進海裡後,必須快速滑動滑鼠的滾輪,才能讓頭保持在水面上,在快速滑動的同時,可以體驗掙扎求生的過程,倘若不動或滑動速度不夠快,則會溺斃。然而,無論用戶如何拼命求生,遊戲的尾聲會明確告訴用戶,在海裡會快速耗盡體力,因此出海的任何時刻都要穿上救生衣,而藉由先前遊戲的仿真體驗,相信用戶也能不疑救生衣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