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暢其流 隱憂與未來發展

記者/俞昱安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蓬勃發展,因其便利性、跨時空和價格相對低等特性,廣受民眾喜愛,不僅改變傳統的消費習慣,也改變傳統物流方式。不同於傳統物流,電子商務物流比的是送貨效率和服務品質,追求短時間出貨、精確的送達時間以及不論產品大小皆完整的送至消費者手中,是電子商務物流最基本 的競爭力,然而隨著物流業的爆炸性成長,仍浮現許多隱憂和問題。

物流業爆炸成長埋隱憂 問題相繼浮現

物流業扮演著全方位功能的角色,不僅囊括倉儲管理、採購批發、運輸配送, 甚至兼具尋找客源、零售諮詢及開發自有品牌等功能,因此物流並不僅是快速 配送如此簡單而已,物流項目涵蓋食衣住行育樂,服務項目更是從 O2O 零售服務、半成品生鮮電商到跨境物流,伴隨龐大的物流需求,衍生而來的基礎建設、仿冒品以及相關立法等問題,是所有物流業者必須面臨的難題。

長期以來假貨、山寨產品等問題,使消費者對電商及物流服務望之卻步,如同阿里巴巴提供假貨販售和物流服務等負面爭議不斷打擊消費者的信心,隨之 而來的相關法規也浮上檯面,不僅物流從業人員與快遞人員間的職安問題亟待改善,就連立法腳步也跟不上物流的快速發展。此外,在幅員遼闊的地區,由於基礎建設的不足,使得物流成本提高,導致送貨效率降低,如中國、巴西等國皆有此種問題。

O2O 模式創新物流  配送技術新玩法

拜 O2O 模式之賜,民眾的需求不斷增加,如半成品生鮮電商、高檔餐廳餐品、 或是針對有機食材的特殊需求,物流所承載的服務項目越來越多樣,一方面展現物流服務的商機無限,另一方面也顯示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期待。像是美國 Blue Apron,每週為消費者準備好三餐的食材,並附上美味食譜;Good Eggs與本地農場或供應商合作,將有機食品快遞給當地市場的消費者, 讓用戶知道其購買的食材來源。

隨著新物流方式和配送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配送業者採用 Uber 的「中心調度」 模式,透過數據分析、調動資源和共享經濟,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方式, 使得配送服務變得更加快速且靈活。物流身為 O2O 模式中的重要環節,由於消費者重視便利和品質兼具的物流服務,加上跨境物流的發展、海外倉儲技術與大數據的運用,物流配送市場仍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