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馨儀
台灣第三方支付尚處於發展中階段,不過國外第三方支付已蓬勃發展,發跡於美國PayPal先行全球十五年,2012年的交易金額達145億美金,中國的支付寶於2004年上線,其2012年總交易額突破兆,顯見其驚人的金流量。然而,除了中美兩大國外,成功的行動支付案例也出現在非洲肯亞。
中美兩大平台 付款方便有保障
中美兩國在第三方支付領先全球,全球最早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成立於美國,其最大特點為支援加、歐、英、美、日及澳等六種貨幣,而2004年阿里巴巴集團成立的支付寶在中國大為通行,主要是人民幣交易。兩者主要差異為,PayPal偏向保護買家,只要買家有任何不滿,賣家一毛錢也拿不到,反之,支付寶則較偏賣家,超過時效則錢貨兩清。
先驅PayPal行之有年,安全性高又國際化,採取信用卡註冊,為實名制,賣家信用較好,支付寶目前較像PayPal擔保功能的體現,亦即買家收到貨之前不須向賣家付款。不過中國電子金流急起直追,阿里巴巴集團於前陣子推出「餘額寶」,以基金理財性質再次進軍金融業,用戶可將支付寶餘額轉到餘額寶,透過系統將支付寶及基金公司對接,完成基金開戶或購買流程,支付寶扮演付款角色,餘額寶的出現象徵網路金融投資熱潮開始。
全世界最成功 非洲肯亞行動支付強
上述中美兩大第三方支付平台持續發展,不過全世界最成功的支付平台卻位於非洲肯亞。肯亞全國名目GDP約為380億美元,規模不及台灣的10%,人民購買力也不到5%,因此大多數人民沒有銀行帳戶,直到2007年當地電信公司Safaricom推出行動支付產品M-PESA改變人民付款方式,現今肯亞人民幾乎都使用小額支付,包含交通費、水電費、薪水支付及商業交易等都採取行動支付方式。
為何在金融發展及科技落後的肯亞卻能發展出全世界最成功的行動支付呢?其一主要為Safaricom從城市年輕人將薪水寄回鄉下老家著手,Safaricom購買M-PESA電子貨幣,透過手機操作即可將金錢轉回老家,方便及簡單的匯款方式吸引大量年輕人嘗試,也令傳統匯款公司業務一夕跌到谷底;其二為肯亞雖然基礎建設薄弱,但此技術僅仰賴行動通訊設備,只需透過手機即可將所有金流集結到M-PESA平台。
M-PESA後續也著手經營B2C以及C2B的生意,提供水電費及薪資給付的平台,並且與銀行合作,肯亞人民能夠取得便宜的銀行帳戶,提升銀行帳戶擁有率,M-PESA遂逐漸成為金融及資訊交流平台。綜上所述,中、美、非三國的成功案例,顯現第三方支付的方便及可靠性,台灣第三方支付近日受到重視,其成功及優點值得學習,相信台灣第三方支付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