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 萱
現代人幾乎沒人沒用過Google Map,它鉅細靡遺的涵蓋範圍與完成度讓大部分人捨棄了傳統地圖。但是Google再強大也不可能每天更新,如果發現錯誤,與其坐等Google更正,能自己動手不是更好?用OpenStreetMap就做得到。
開放街道地圖(OpenStreetMap,簡稱OSM)2004年由Steve Coast創立,是個內容自由且能讓所有網友編輯的世界地圖。使用者只要手持GPS裝置拍攝航空攝影照片和衛星影像,甚至單靠個人對當地的本地知識,上傳後就能處理、繪製成地圖。
OSM的靈感來自維基百科,與維基百科最大的特色一樣,可由使用者自行編輯,也有紀錄修訂歷史。用戶註冊後可使用OSM內部的編輯器或其他自由地理訊息系統軟體,上傳GPS路徑和編輯地圖的向量數據。
與Google Map最大的區別在於,Google Map的資料庫雖然龐大且豐富,但如果沒有常常更新,難免會有過期或錯誤的資訊。Google Map不能讓使用者自由修改,只靠官方單方面的維護;而OSM提供自由更改的功能,當某地有任何更動,人們可立即更新該地的地理資訊,讓資料隨時保持最新狀態,就連田間小路也能標示出來。
銷售以OSM為基礎的商業地圖服務網站MapBox執行長Eric Gundersen指出,無法更改的地圖常常鬧笑話,例如蘋果的iOS6地圖顯示阿富汗西南方某街道的名字為「壞猴子」(Bad Monkey)以及「鄉巴佬哈密德」(Hillbilly Hameed),這些充滿歧視戲謔的名字至今都尚未更正。
然而科技網站appleinsider指出這些莫名其妙的路名是遭到阿富汗學生惡搞,而且來源似乎是OSM,由於蘋果自iOS6捨棄Google Map採用OSM,進而流傳到iOS6上。但Gundersen表示這些錯誤若是在OSM上可馬上得到修正。
近日OSM又有重大進展,MapBox日前發表新的OSM編輯器「iD Editor」,為了不讓人們因為門檻太高放棄使用OSM,他們用JavaScript開發編輯器,提供更快更流暢的編輯介面,讓OSM的操作更簡易方便,且不需依賴Adobe Flash即可執行,大幅提升對行動裝置的支援。
OSM不僅是web 2.0下的創舉,同時也是個商機。如果某地的地圖被Google Map搞砸了,影響到某企業的生意,然而Google官方又不一定會立即更新,反之你透過OSM快速修正,達成該企業的需求,你說這是不是個商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