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沒教的廣告真相 原生廣告正興起

記者/劉馨文


一般而言,好的廣告可以有效提升一個品牌的價值,同時增加其銷售量,甚至還能帶給消費者幸福與快樂。但過去許多廣告,不但長得像廣告,還經常打斷我們正在欣賞的節目內容,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因此去年數位廣告產業發展出來一個概念──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原生廣告是透過與網站內容相融在一起的手法,使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閱讀了一篇廣告。 


廣告也可以不討人厭 原生廣告正式啟航


根據 Google 在 2010 年公佈的報告指出,線上廣告的平均點擊率已經從 2009 年的 0.1% 下滑到 0.09%,因此網路廣告專家 Dan Greenberg 提出原生廣告的概念,這是一種數位格式的廣告,以透明但不干擾的方式置入網站之中,循序平台原有的格式、風格和表達方式。 


其實原生廣告的執行並非新的概念,因為過去數十年來,許多品牌早已開始將廣告整合至各種傳播媒體上,例如在電視中進行置入性行銷,或是在雜誌中設計廣編。原生廣告將此概念應用在網站上,它並非欺瞞式的置入性行銷,而是幫助消費者在對的時機觀看有助益的廣告。 


原生廣告精神 廣告效益無限大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調查,Facebook今年的流動廣告營收將接近10億美元。eMarketer也表示,Facebook和Twitter受益於原生廣告形式,並無縫地整合至各自產品的核心用戶體驗。因此,兩家公司的流動廣告展示次數遠遠超過大多數傳統廣告發行商,從而迅速搶占了市場份額。 


另外,廣告商透過置入消費者可能有興趣的廣告,以提升廣告說服力。以Facebook和Twitter為例,其廣告常以用戶角度表達廣告內容,有如朋友在訴說一個故事,擺脫橫幅廣告生硬的印象。再者,好的原生廣告也能提升品牌認同度,加強使用者的使用經驗。 


原生廣告就是在說一個好聽的故事,並強調其價值與知識性內容,以吸引消費者點擊閱讀或播放。去年三月起,美國吹起原生廣告的風潮,eMarketer預計,2017年美國流動廣告市場營收將達到271.3億美元,占整體廣告市場的13.8%。由此可知,原生廣告雖非新興產物,但存在無窮發展潛力,可望成為新世代中最具效益的廣告模式之一。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