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業革命 創客新時代來臨

記者/鄭閎睿

在東京街頭一家看似平凡的咖啡廳FabCafe,裡頭卻藏着製造業的最新趨勢。店裡頭擺著一臺3D印表機讓顧客一起體驗,而這其實是日本設計公司Loftwork開設的實驗咖啡廳,讓大家一起來玩科技,讓過往造價昂貴的3D列印技術由大公司下放至一般民眾,而這樣的實驗也證明每天超過五百人次參加FabCafe的workshop,其中有五位顧客實際下單購買3D印表機,這樣的趨勢讓人嗅到製造業的平民化浪潮。 


新經濟模式的逐漸成形


3D列印技術的出現打破了以往的工資低國家負責生產製造的商業模式,當工廠的勞工需求減少,工資佔整體生產成本的比例也銳減,跨國企業就必須思考將工廠回流先進國家,因為設計人員需要與生產線密切結合,隨時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量身定做的快速反應,而這樣的生產模式也打破了傳統倉儲系統流程、以及減少跨國運輸成本,過往的標準化的規模製程備受挑戰,在未來的製造業中,消費者所需要的是能快速滿足需求的客製化生產模式。 


著有《長尾理論》的知名作家Chris Anderson於去年底出版的《創客:新工業革命(Makers)》一書,便預測了未來十年中即將興起的創客運動,這是一種具有跨時代意涵的新浪潮,製造業將成為全民運動,每個人都可以動手進行設計產品,為過往高資金門檻的製造業寫下嶄新的一頁,全世界的發明家、設計家抑或任何懷有點子的人都可以很簡單的透過3D列印技術來呈現自己的想法,將創意化為實體產品,3D列印技術的成本下降賦予了人們發明創造的動力,這是一場即將到來的革命。 


個人主義創客風潮的蔓延


3D列印技術最早從歐美等地興起,但當時的技術成本仍過高,最主要原因是由於早期專利多掌控於3D SystemsEOS兩家公司手中,而近年來這些專利紛紛過期,技術成本也驟時下降,3D列印於是在近幾年來逐漸普及。日本近年來正是受惠於3D列印技術的普及,促使創客工廠的概念發展極為迅速,臺灣設計師鬫凱宇在造訪完日本多家創客工廠後表示,這些工廠不只抱持著好玩的心態,而是以一種企業經營的角度思考,在東京,甚至提供3D列印服務(Inter Culture),販賣由3D印表機製造成型的商品。 

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指出,產品多樣化使得產品生命週期銳減,而這樣的趨勢也便代表着過往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已無法隨時反應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屆時,創客這樣的概念便能搭上這股浪潮,人人都是生產者,每一筆交易都是為了小眾的顧客而量身打造,「量少多樣」的商業模式亦提供了各式創意的發聲平台,未來的世界,創客經濟的來臨將賦予人們更多的差異性與獨特性。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