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osk機台上看二億使用人次 「蛇」麼服務攏A通

記者/陳建宇


在步調快速的時代中,便捷的服務即是首推之物。多媒體機台Kiosk與四大超商共同合作,提供的多元雲端服務,正符合大眾期望立即服務的需求,台灣一年總使用人數更突破二億大關。看準這波商機,加上店面實體坪數績效難再突破,四大超商無不致力於投資Kiosk服務,為消費者創造便利、省時的E化環境。


多媒體機台Kiosk整合軟硬體設備,以數位動畫的互動形式提供商品販售或資訊服務。其範圍涵蓋極廣,例如在消費者在超商i-bon機訂購車票或演唱會門票、車站的旅遊導覽機、百貨公司的紅利查詢機等。近年來,國內四大超商跳脫以公共服務為主軸的經營方針,積極導向商業利潤模式。除了尋找業界合作,從中收取手續費或分紅外,公、私部門電子化更徹底改變了大眾繳費、購票等使用習慣。


在Kiosk推出期間,不乏有被行動裝置取代的呼聲。然而,台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指出,當涉及高全性的資訊交易時,Kiosk封閉系統的特性能帶給顧客高穩定性、信賴感,優於高透明性的行動裝備。此外, Kiosk機台所提供的在地性資訊服務若能與行動裝置結合,利用手機一掃,即可將深度資訊帶走,反而化阻力為助力,提升Kiosk機台使用率。


ATM的出現,讓人們驚呼交易變得如此方便時,又有誰能預測到Kiosk更徹底顛覆了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搭上網路趨勢,並改善困難的操作介面,Kiosk使無形的資訊服務開始竄動。未來,在繁忙且高資訊需求的數位社群中,或許只要一根手指,就能簡化繁複的服務過程,並讓大眾主動獲取欲得的資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