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舒珊
隨著資訊科技的演進,閱讀型態已進入去中心化的時代,不再仰賴單一管道汲取新知。過去將電子書視為敵人的傳統出版業認為,因應數位閱讀時代的來臨,電子書與紙本書現在應轉為互補的夥伴關係;而分眾特色強烈的部落格,則以建構市集的概念打造新媒體平台,希望藉由行動服務的影響力,有效提升部落客創作的瀏覽量。
電子書夯 華文出版結盟推平台
由Amazon帶動的電子書熱潮,延燒到台灣的閱讀市場,台灣數位出版聯盟針對國內數位閱讀行為調查發現,目前是國內電子書市場的成長關鍵期,9成以上的讀者每次閱讀時間超過15分鐘,將近7成的讀者會購買付費內容,而平板電腦為主要的閱讀載具。這項調查推翻電子書過去消磨時間的定位,使出版業者更重視數位營運模式的更新與整合。
台灣在電子書閱讀器製造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內容產製的數量,相較於國外業者仍有成長空間。因此,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發起「百年千書」數位閱讀計畫,創建首個跨平台的華文閱讀社群,由雲端選書系統搭配學術界、出版界專家與民眾推薦書籍,並由聯盟製作國際通用的電子書ePub格式,提供讀者跨平台的閱讀空間。
夯社群 大咖部落客攜手出擊
多數市場分析師認為,社群網站浪潮可能導致部落格沒落,但許多部落客利用社群快速分享的優勢,成功與部落格文章做連結,反而成為個人創作的曝光管道。知名部落格網站痞客邦(Pixnet)發現,來自智慧手機的流量,為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因此,預計於7月底推出新服務Blogger App,協助旗下知名部落客將文章轉換為App,提供網友即時閱讀文章的便利性。
痞客邦利用建構市集的概念創新部落格服務,跳脫純粹的平台供應定位,積極搶進行動市場。執行董事陳正然表示,藉由行動平台的服務創造影響力,為個人創作提供符合趨勢的曝光管道,目前正在嘗試能讓三方獲利的商業模式,希望未來可藉由分潤機制帶來新收入。
夯新聞 補充新知的多元平台
除了書籍與分類文章的閱讀型態改變外,現代人收視新聞的管道也逐漸移轉,不再囿於電視或報紙,媒體e化帶動了網路新聞平台,不僅提供多元的消息來源,更增加影音新聞的選擇。而行動裝置的普及,間接推動新聞媒體推出App的熱潮,提供使用者即時瀏覽新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