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免費App 當心遭臉書好友出賣

記者/陳舒珊


許多熱門App提供免費下載的服務,但在免費的背後,其實使用者是以「個人資料」為代價,交換所使用的商品服務,根據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許多App甚至要求存取用戶臉書好友的資料。社群網站上提供的有趣服務,雖然可為使用者的生活增添樂趣,但許多人擔心這些樂趣的背後,恐怕賠上我們的隱私。


華爾街日報針對Facebook熱門App前100名調查發現,許多遊戲、問答測驗與分享服務在啓用服務前,除了會向使用者要求記錄電子信箱和地理位置之外,甚至要求存取性向或其他臉書好友的資料。雖然App在取得資料前,先徵求了該用戶的許可,但若資料是被朋友的App存取的,用戶本身並不會受到通知。


業者紛紛推出免費軟體吸引消費者使用,藉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一項由Facebook支援的Yahoo!服務,要求用戶在使用服務前,必須先提供宗教信仰與政治傾向作為交換,而網路電話Skype也整合了Facebook的功能,透過服務的提供,獲取使用者好友的照片與生日等資料。


各企業對使用者個資的渴望,反映出使用免費服務必須付出的交換原則,企業可能藉由這些資料,來吸引廣告主或App開發商的投資。Yahoo!與Skype對此回應,要求用戶提供資料的目的,是供未來為使用者進行客製化服務,並承諾會謹慎管理用戶資料,為客戶做好隱私的保護。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