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電玩 Wii遊戲推陳出新

記者/林宜澄


你的童年是否有電視或掌上型遊樂器陪你度過?至今你可仍是沉迷於電玩的宅男腐女嗎?


無論你是否接觸過任何的電玩遊戲,想必你一定聽過《超級瑪莉歐兄弟》與《俄羅斯方塊》這兩款遊戲,它是1983年由任天堂公司發售的紅白機(FAMICO)上的遊戲,這一年也是台灣電玩遊戲市場蓬勃發展的時刻,老字號的遊戲開發公司也隨著科技變遷,一再為電玩產業開創光輝歷史。


掌上型電動玩具或電視遊樂器是5、6年級生以及7年級前段班族群難忘的童年回憶,但是電玩遊戲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市場出現了競爭新勢力,根據東方線上資料庫調查顯示,在2003至2005年間電玩市場商機移轉至網路平台上,許多遊戲廠商進而積極研發線上型的互動遊戲,使得傳統式電玩市場趨降。


2006年老字號電玩開發廠商任天堂面對此現象,則研發出新一代的電視遊樂器,即是現今大眾耳熟能詳的Wii。電玩遊戲一直是玩家們關注的焦點,Wii是任天堂繼 GameCube(NGC)之後所推出的遊樂器,其造形輕巧美觀且安靜省電,為能與網路電玩抗衡,在遊戲中增加了無線的動態感應控制器,以及Wi-Fi無線上網的功能,提供嶄新的操控體驗並增添使用樂趣。


Wii的遊戲設計,主要以結合運動與遊戲的概念,強調身體力行的遊戲體驗,擺脫以往僅能呆坐在電腦前操控鍵盤或外接搖桿的網路線上遊戲。體驗式的電玩遊戲透過無線感應搖桿操作,擺脫傳統複雜的遊戲按鍵操控,簡易的遊戲方法使得遊戲適用年齡層擴大,根據東方線上2007至2010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顯示,30至64歲的電玩使用族群在這三年間比例大幅成長4%,成長幅度甚至是13至29歲使用族群的2倍,可見電玩的推陳出新,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壯年人口的遊樂習慣。


任天堂發行的Wii除了具備以簡單的直覺反應、不須熟記按鍵的使用模式等優勢外,在遊戲的設計上,更不忘將過去數十年間膾炙人口的電玩遊戲嵌入新一代的遊戲機中,使得5、6年級生可以從新遊戲機中重拾童年懷舊遊戲的回憶,這也是任天堂能擴大使用人口版圖提升市占率的原因,而且也保住電視遊樂器的龍頭寶座。


2008年7月12日Wii正式於台灣上市,造成全台各地搶購熱潮,Wii除了具備懷舊遊戲供娛樂外,更主打運動系列的相關遊戲,初期任天堂公司自創如保齡球、高爾夫球,棒球等遊戲,後期也有開發Wii Fit,甚至與其他知名遊戲研發廠商,如美商藝電合作,推出與體育時事相關的《NBA 2K11》、《國際足盟大賽10(FIFA10)》等遊戲,近期也將推出音樂節奏舞蹈類型的遊戲《麥克傑克森:夢幻體驗》,從此處可看出,任天堂在遊戲提供上儘可能做到多樣性的特色。


電玩市場講求遊戲內容多樣性與互動性之特性,無論是掌上型或電視遊樂器為提升優勢,皆強調無線感應的體驗式遊戲模式,再加上現今高畫質液晶電視普及,使得新一代的遊戲方式得以保住市場地位。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