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上網嗎?

記者/潘姿吟


20年前的小朋友迷Game Boy;10年前的小朋友瘋Play Station(簡稱為PS);現在的小朋友熱衷什麼呢?答案是上網。


根據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連續四年的調查,發現台灣地區12歲以下的兒童上網人數已高達160萬人,有一半以上是玩線上遊戲,其餘則以收集和瀏覽線上資訊、使用MSN和收發郵件為主。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強,除了學校有電腦課教學,也會鼓勵各個班級架設網頁分享學習成果,回到家後小朋友會上網找資料完成作業或轉寄有趣的email給同學,這些都促使他們更熟悉使用網路資源,說他們成長於網路時代一點也不為過。


兒童網路安全問題


然而網路的普及也引發一些安全問題,有些甚至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根據政大廣電所教授黃葳威表示,小朋友上網時間過長,影響日常作息,或是網路交友不慎、無意間洩露自己或家人的資料,甚至接觸暴力或色情的線上遊戲和資訊,都是兒童可能面臨的網路安全問題,這時父母親在哪呢?


台灣趨勢科技曾在2007年進行一項「父母對兒童上網行為參與度」的網路調查,結果發現僅有5%的父母經常陪伴孩子上網,而60%左右的父母是偶爾陪伴,有1%的父母則從未過問孩子上網情況。目前網路上並無實施分級制度,只要滑鼠一點就能任意開啟任何網頁,若是沒有父母親的把關和灌輸正確使用觀念,很容易讓孩子們接觸到不當內容,也難怪許多家長視網路如洪水猛獸。


網路不可怕 親子共遊最安心


國內針對兒童量身打造的網站並不多,比較知名的像是小蕃薯網,針對小朋友設計的入口網站;國語日報一直是兒童的優良讀物,它的網站也非常適合小朋友瀏覽,提供很多益智和新聞資訊。但是絕大多數網站都不是以兒童使用為出發點,因此判斷哪些網站適合兒童哪些不是就顯的重要。家長除了借助過濾軟體的把關,更重要的是和小朋友溝通、親子一起選擇適合的網站、了解孩子使用網路的想法和情況以及如何保護自己,比起一味的禁止或放縱才能真正教導孩子們妥善使用網路。


正確使用 上網有益


現在的小朋友除了從家庭、學校和書籍中學習,網路的資訊更擴大了他們的知識圈,身邊大人不知道的答案,孩子能夠自主性的上網找出答案;架設個人網站和部落格,分享生活照、文章和繪畫作品等,都能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最近MSN專欄中提到,網路能改善「人際應對能力」,尤其是針對害羞的小朋友,因為網路看不見本人,可以嘗試以文字發言、成立自己的社群等,逐步建立自信心,有助於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的人際互動,雖然這樣的說法不是絕對的,但善用網路對兒童在學習和發展上確實有不少助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