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爆單Amzon霸榜 中國瑜珈服海外掏金

記者/Linus

來自中國的運動女裝佔據了世界多數巿場?(圖片取自於:Unsplash)

十年前,中國賣家擠在亞馬遜上開店,賣的大多是白牌或代工貨,能在國際上打出名號的自主品牌幾乎沒有。那時的跨境電商像“螞蟻搬家”,靠低價來取量,品牌溢價想都不敢想,出口管道也單一得幾乎只剩在亞馬遜開店。短短十年間,紮根「中國製造」的創業家已在歐美市場闖出名堂,打造出自主品牌。其中,瑜珈服品類尤為亮眼。憑藉中國供應鏈的速度快、反應靈活兩大優勢,新品開發週期壓縮到5-7天,遠超ZARA等快時尚巨頭——像SHEIN,一件爆款防曬外套從製作到全球上架只需7天。這背後是中國製造在速度和反應上的巨大優勢,當傳統大廠糾結最低起訂量,浙江義烏已用「500件起訂、5天全球達」模式服務全球小創業家。這種效率優勢,疊加TikTok上每天舖天蓋地的直播、帶貨短影片,硬是在成熟的歐美運動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4年體育用品出口額達283.96億美元(約 新臺幣8480.89億元),年增6.77%。跨境電商通路功不可沒,讓無數中小型廠商借彈性供應鏈快速出口。賣貨的通路也大大拓寬,從早期依賴亞馬遜、eBay這些傳統平台,發展到如今傳統平台加上新興平台(SHEIN、Temu、速賣通)、還有社媒電商(TikTok Shop、獨立站)等的多元化矩陣。特別是TikTok Shop改變了中國在海外的消費流程,從“搜索比價”下打開了“華價”,即打開中國大門。

有別於安踏、李寧等透過資本併購、時裝秀場等層面揚名國際的巨頭,本文聚焦的是另一股力量──那些透過跨國電商出口的誕生於中國的瑜珈服新興品牌。為什麼瑜珈服成了許多創業品牌出口的首選賽道?原因其實也很清晰,瑜珈全球普及度高、使用者黏著性強,對專業、時尚且舒適服飾的需求大且更新快。瑜珈服對貼身舒適度、功能性布料(透氣、速乾、塑形)和快速迭代要求極高,而這恰恰是中國供應鏈靈活度(小單快反、布料創新、快速打樣)最能配合且發揮的地方。同時,lululemon等國際品牌已經完成了消費者和市場培育,並且佔據著高價市場(80-120美元),但相應的,其高定價正好為定位中端(20-50美元)、主打「大牌平替」和極致性價比的中國品牌創造了廣闊空間。加之瑜珈服是典型的「展示型」產品,與TikTok等平台的視覺化內容行銷和KOL種草天然契合,完美借力社群電商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關稅環境的變化在今年是一股最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從反應來看,有些主攻海外的品牌甚至有了看似「回歸」中國國內市場的動作。例如主打運動休閒的Halara,今年3月在川普上台後關稅壓力陡增時,宣布回歸,但至今動靜不大。另一個品牌Baleaf更早在去年4月,關稅壓力相對緩和的期間就宣布即將回歸中國本地巿場,目前僅有小紅書(有商品但未大推)和微店(無商品)等初步動作。兩者時間點差異明顯,Baleaf的決定或許更多是基於拓展本土市場、分散風險的長期戰略;而Halara的回歸的表態則受到今年年初關稅壓力上升推動的概率更大。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動機如何,將原本適配海外的供應鏈和運營系統搬回中國或重建並非易事,涉及成本與策略的重整,這也解釋了為何目前“回歸”多停留在口頭或小範圍試水溫。關稅是重要變量,但最終這些品牌能否落地生根,還需看齊自身準備和國內市場的接納。我們在許多出口品牌中挑選了8家來介紹,排名不分先後,而這些中國品牌在臺灣幾乎沒聽過。嚴格來說,它們如今也有許多跨出瑜珈覆蓋更多品項,甚至這些運動女裝起家的品牌也有不少開始涉足男裝。

CRZ Yoga:從運動內衣到年銷15億的瑜珈服品牌

2008年,廣州千洛貿易有限公司在成立兩年後,推出了主打運動內衣的品牌CRZ YOGA。僅僅兩年,到2010年,它就衝上了eBay中國區內衣類賣家前十,初步證明了海外市場的潛力。2015、2016年首次涉足美國市場,並開始在亞馬遜平台銷售產品,開始了更深入的全球化佈局。

經過幾年摸索,CRZ YOGA在2017年做了一個關鍵決定:從運動內衣轉向專業瑜珈服賽道。當時,海外瑜珈服市場已經被lululemon、Alo Yoga這些大牌佔據,但團隊敏銳地發現了一個機會點——消費者既想要好品質,又希望價格別太貴。於是,CRZ YOGA果斷選擇了「大牌平替」路線,以lululemon三分之一左右的價格,主力產品定價在20-50美元(約新臺幣600-900元),實際售價多在20-30美元區間,提供接近的產品體驗。

策略很快見效。品牌抓住了女性對運動內衣防震功能的高需求和環保理念興起兩大趨勢,專門推出採用回收海洋塑料製成的再生纖維的Ocean Y系列,以契合消費者價值觀的轉變。清晰的產品定位加上靈活的海外運營,推動CRZ YOGA快速成長。綜合品牌官方揭露以及億恩網的報道,2020年,CRZ YOGA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獲亞馬遜「年度最有價值品牌」獎。到2023年,銷售額穩定增加至15億元人民幣,成為TOP品牌之一。

在亞馬遜上,CRZ YOGA表現亮眼,常佔據女子瑜珈褲暢銷榜(BSR)前十近半席位,女子運動短裙榜第一也常被其拿下,其中,售價26美元的「7/8裸感瑜珈打底褲」是該品牌旗下最暢銷的產品,僅在亞馬遜一個平台就有超過2.6萬條消費者評論。此外,CRZ YOGA也拓展了男裝線。為了提升知名度和信任度,CRZ YOGA在社會媒體行銷上搭建Instagram、TikTok、YouTube官方帳號,依照不同平台特色製作內容。在TikTok上,擅長與中小達人合作拍攝“一衣多穿”的場景影片,展示產品百搭性,效果顯著。根據Jungle Scout數據,其一款32美元瑜珈褲曾在TikTok上月銷超8萬條,單月收入達284萬美元。

品牌的「基本功」也沒落。在亞馬遜等平台優化產品詳情頁:圖片、文案、關鍵字、評論,這也顯著提升了轉換率;運用捆綁銷售策略,如瑜珈褲搭配運動內衣等。隨著規模擴大,CRZ YOGA建立了海外獨立站,突顯布料、尺寸指南和環保認證,推出復購率達35%的訂閱會員體系。從eBay內衣起家,到亞馬遜瑜珈服稱霸排行榜,再到獨立站和社媒官方的全面佈局,CRZ YOGA的核心在於走對了“大品牌平替”的道路——以接近高端品牌的品質和設計,加上親民價格和精準本地化運營,在海外的地盤上開闢了高速增長的通路。不過隱患也很明顯地擺在那兒,不少消費者提起CRZ YOGA均認為其是“lululemon平替”,想要甩掉“模仿者”標籤並不容易。

Baleaf:提出「回歸」的亞馬遜瑜珈服黑馬

2014年8月,徐慕瑄在福建創立的運動服飾品牌Baleaf,公司主體為廈門俊億供應鏈。一開始也做代工,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代工利潤低而且比較被動。所以,Baleaf成立時就決定不做貼牌,而是直接向全球消費者賣自己的牌子(DTC模式)。剛開始,Baleaf沒去擠熱門賽道,而是看中了騎乘裝備這個小眾領域。他們自己研發的第一款產品「027」超薄支撐騎乘坐墊,解決長途騎行臀部不適問題,這款坐墊一上亞馬遜就衝到了騎行類目銷售榜第一,據億恩網援引數據,短時間內其在美亞站的月銷量就突破了幾萬件,成為baleaf的第一款熱賣商品。這讓他們覺得「抓住功能痛點+價格實惠」的路徑走得通。

2020年疫情讓很多人開始在家鍛煉,Baleaf抓住機會做起了瑜伽服。他們的核心產品用了0.7mm厚的“液態萊卡”面料,宣傳能“機洗500次不變形”,價格差不多是lululemon的三分之一,主力產品賣18-40美元(約新臺幣550-1200元)。其瑜珈褲很快在亞美站就衝上了服飾大類第一的位置,根據億恩網數據,在銷售旺季,一個月能賣出超4萬件。截至目前,其經典款女款瑜珈褲(售價19.99美元)累積超過9.1萬條消費者評價。產品設計上強調實用細節,例如:瑜珈褲側縫隱藏口袋防手機滑落。根據品牌方公開訊息,復購率達37%,一年可賣出超過200萬條瑜珈褲。和許多只做女裝的品牌不同,Baleaf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專門設了男裝區。

Baleaf背靠母公司的製造經驗,用的是自己設計研發、找外面工廠生產的模式。 2019年他們建了一套系統,把銷售預測、生產計畫和庫存管理打通了。這樣,一旦有熱賣款出現,最快72小時內就能加單生產(最少500件起做)。 2021年,Baleaf母公司俊億完成了中金資本領投的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次年,Baleaf用上了一種獲得國家專利的碳纖維抑菌紗線技術,據說能讓衣服洗50次還有抗菌效果,成本還降低了18%,這也支撐了他們低價但質量還不錯的策略。

亞馬遜是其主力通路,2023年貢獻其總銷售額13.8億元的90%。獨立站雖僅佔營收10%,但承擔關鍵消費者洞察功能,指導產品開發,如高腰防滑瑜珈褲。2024年4月,Baleaf宣布“回歸中國市場”,目前上線了微信小程序和小紅書店鋪,註冊了“必樂赴”中文商標,獨立站增設簡體中文界面。但創辦人徐慕瑄強調「海外仍是主要戰場」。

The Gym People:亞馬遜黑馬的垂直統治術

2017年12月,晉江寶唯貿易創辦人施文明利用泉州當地成熟的運動產品供應鏈資源創立了瑜珈服和健身服飾品牌The Gym People,計畫透過亞馬遜面向歐美市場。定價在12-45美元(約新臺幣360-1350元)區間,瞄準學生和職場小資族群,比國際品牌便宜三分之一左右。

怎麼打開市場呢?他們選擇解決一些實際穿著中的小毛病。例如,第一款主推的高腰瑜珈褲,用了義大利的磨毛布料,關鍵是腰頭裡面縫了矽膠條,這樣運動時褲子就不容易往下滑了。產品上線三個月,就衝進了亞馬遜運動服類別的前50名。根據行業監測數據,The Gym People在亞馬遜美國站的瑜伽服類別裡,連續幾年都排在最暢銷榜單(BSR)的第一位,2023年銷售旺季時,他們曾經創下一個月賣出13萬單的紀錄,至今穩居亞馬遜美國站瑜伽服BSR榜首,月銷近萬單評論,評論累計累計。

支撐這種成長與其在泉州的大本營分不開,泉州做運動服裝的產業鏈非常健全,從紡紗織布到做成衣服,各個環節都配套齊全。這讓The Gym People從有個新想法到產品最終上架銷售,平均只要15天左右,比業界通常的30到45天快了不少。 2023年,他們又把資金投注在自動裁切的設備,據說這樣剪裁布料更省,利用率能提到92%,成本也比同行低了大概18%。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其主要消費者畫像為25-34歲的女性,佔總收入的七成左右,歐洲市場成長特別快,例如在德國站,一年就能翻倍還多。跟許多在海外打拼的中國品牌不一樣,The Gym People在網路上特別安靜,幾乎不在社群媒體上露面,這種全靠產品本身吸引顧客的策略曾被外媒關注,曾入選亞馬遜全球5000強賣家,排名約2000位。不過,面對亞馬遜流量成本上升和佣金壓力,2024年其上線了獨立站,這個網站主要是用來詳細展示產品技術特點和細節,但下單購買還是跳轉回亞馬遜來完成。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The Gym People也開始在技術上下功夫,2024年他們推出了EcoFlex系列,用的是回收海洋塑膠做的再生氨綸布料,可提升彈性恢復能力。在設計上,他們也更注意避開可能侵權的雷區。為了找新的成長點,他們也開始嘗試線下銷售。例如2024年上半年,透過阿里巴巴國際站,給德國的連鎖超市REWE供貨瑜珈墊,還給一些中小型健身房做客製化團購的運動服。接下來,品牌將把重心投向永續創新,目前正在和泉州理工學院一起建造實驗室,研發以茶多酚為基礎的天然抑菌纖維,計劃今年用到新品上。

OQQ:達人行銷重構瑜珈服出口路徑

2019年,杭州踏博電子商務靠著義烏供應鏈的基礎,創立了瑜珈服品牌OQQ(Only Quality Quest,意為只追求品質),瞄準歐美18-35歲的女性,定價15-45美元(約新臺幣450-1350元)。創始團隊過去做傳統外貿出身,覺得代工利潤薄、話語權弱,所以下定決心做自己的品牌。剛起步時,OQQ就盯準了瑜珈服裡那些讓人頭痛的小問題。例如針對倒立衣服上滑,腰部縫入醫療級矽膠防滑條,後背交叉綁帶增強支撐,根據第三方檢測機構SGS的報告,這個設計讓衣服的防滑摩擦係數提高了40%,在部分媒體報道中提到,它曾單月賣出8萬件,回購率在35%左右;他們還專門為解決運動時悶冷感的問題布料。

OQQ能這麼快迭代產品,跟其在義烏自建工廠有關。而讓OQQ真正打開銷路的轉捩點是他們在TikTok上做達人行銷。 2023年,TikTok的電商功能TikTok Shop在美國開通,OQQ是第一批進駐的中國品牌之一。他們沒去找粉絲數百萬的大網紅,而是專門跟那些粉絲在1萬到10萬之間的中小型達人合作。這些達人的粉絲互動更緊密,推薦的東西感覺更真實。他們之前已經累積了190多個這樣的達人資源,活動一啟動,第一天就自然有訂單成交。團隊緊接著企畫了“千帆計劃”,用階梯式的佣金鼓勵達人創作內容——比如,如果達人帶貨銷量超過1000單,佣金比例就提高到25%。這個辦法效果很快,一週之內,每天的銷售就從零衝到了1000單。

根據OQQ在TikTok上賣出的貨,有58%是看了這些達人拍的影片後下單的,這個比例比業界平均差不多高了一倍。 2024年,他們還發起了一個叫#OQQConfidence的挑戰賽,找瑜伽教練一起拍那種“在辦公室一秒變出瑜伽館”感覺的短影音,這個話題的播放量最後超過了一億次。為了提升品牌形象,OQQ甚至在義大利米蘭辦了一場達人走秀直播活動,活動期間,GMV比之前一個月漲了200%。

關於品牌的具體業績,品牌方舟BrandArk今年年初報道稱,2025年上半年,OQQ在TikTok上的GMV超過了1506萬美元,賣出66.27萬件商品,OQQ入駐TikTok Shop短短4個月,銷售額就達到1316萬美元;2024年全年GMV是3279.85萬美元;到了2025年7月,他們在美國TikTok小店的累計銷售額達到了5194萬美元。賣得最好的產品價格在15-30美元之間,佔總銷售量68%。 25-35歲的女性是主力買家,貢獻了82%收入。

隨著競爭的加劇,OQQ也加速拓寬銷售通路,2024年上線了獨立站,用會員積分系統來留住老顧客。同時,他們也開始嘗試線下,例如在洛杉磯跟瑜珈館合作,試驗一種「掃碼就能試穿」的模式。有趣的是,造訪他們官網的流量裡,超過一半是消費者直接在瀏覽器輸入品牌名字或透過收藏夾進來的,這說明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度。OQQ的經驗也說明了,「靠達人帶貨吸引流量」+「自家工廠快速反應生產」這套組合拳是行得通的。現在該品牌正計劃參加各地瑜伽節並加強跨界合作,最終目標是希望「讓中國瑜伽服成為全球職業女性的生活方式符號」。

Halara:清華女學霸在北美重構運動服飾的“通勤美學”

2020年7月,全球疫情正嚴重的時候,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張小沛離開她擔任聯合創始人的瓜子二手車,創立運動休閒品牌Halara——它源自希臘語“Take it easy”,瞄準北美年輕女性每天從辦公室到健身房的無縫切換需求。在她看來,服裝和二手車一樣都是“超大非標品”,交易鏈條長,而中國供應鏈的成熟加上技術賦能,有機會把效率提升好幾倍。張小沛的履歷很亮眼,微軟廣告團隊首席研發、Hulu全球副總裁、瓜子CTO,這些經驗讓她習慣用技術視角解構問題。Halara團隊三分之一為技術人員,自研預測庫分析系統(PIA),打通消費者行為數據、銷售預測和生產排期,實現設計到上架僅7天,比SHEIN快2天,爆款翻單效率提升300%。這使得Halara敢打「高性價比」:瑜珈褲定價20-40美元(約新臺幣600-1200元),不到lululemon最低價一半。

但光便宜不夠,產品得真正解決日常痛點。 Halara的設計團隊很注重細節,例如運動裙裡縫了隱藏口袋、針對養寵人群開發的專利面料Petitoff®、另一款Cloudful®面料則專注透氣速乾。品牌也特別強調包容性,官網上展現不同膚色、體型(從XXS到3XL)的女性形象,傳遞「身材自信」的價值。旗下一款售價32美元的百褶裙因被泰勒絲穿上科切拉音樂節,瞬間賣斷貨。真正讓Halara紅起來的,主要還是在TikTok這個平台上。 2021年他們先在英國站點試了試水溫,2023年就全力進軍美國市場了,其在TikTok上開了差不多10個官方帳號(主號70萬粉絲),內容聚焦穿搭變裝、萌寵互動,#halara、#halaragirls等話題標籤播放量總計超過10億次。數據也印證了這套組合拳的有效性,根據跨國派數據,2025年3月Halara在TikTok美國運動女裝類目銷售第二,4月登頂。其美國4個小店總銷售額突破6,300萬美元(約新臺幣18.8億元),主力店Halara US連續四月蟬聯TikTok運動與戶外類目第一。達人帶貨銷量佔總銷售量的58.23%。獨立站近三個月造訪量超1300萬,一度超過老牌網站Zaful,84.46%流量來自美國。

儘管其海外市場聲勢猛烈,但它對中國市場顯得比較謹慎。 2025年3月,透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我們來了》引發回歸猜想,但至今尚未開放國內購買通道。公開資訊顯示,其獨立站流量76.57%為直接訪問,這說明在美國和歐洲,認識這個牌子的人已經不少了。創辦人張小沛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理性創業家”,她認為現階段把精力集中在歐美市場是更符合商業邏輯的選擇。下一步,Halara似乎想把產品範圍從瑜珈服擴大到輕戶外運動裝備,消費NOTE此前報道稱,比如2024年其推出的衝浪防曬衣在澳洲試賣銷售3萬件迅速售罄。同年紐約SoHo快閃店單日銷售額破20萬美元。Halara用科技提高供應鏈效率、靠內容吸引和留住消費者、從一個具體的穿著場景切入已經很擁擠的市場的做法,確實走出了一條和過去單純代工不一樣的路。

NcmRyu:「一件」瑜珈服一年半賣了近3億人民幣

廣州亦熙貿易有限公司當了二十多年的女裝代工,在2022年註冊了自己的運動服飾品牌NcmRyu。他們瞄準的是歐美市場,專為女性瑜珈服和運動塑身衣。品牌定位很明確:價格要實惠,設計得跟上歐美流行趨勢,還得兼顧日常穿著的實用性,目標消費者是6歲到45歲的女性。簡單說,就是做「性價比高、功能專業、平時也能穿出去」的運動服。

品牌的銷售起飛,是從2023年8月入駐TikTok Shop的美國和英國站點開始的。 TikTok Shop跨境電商,當時有螺紋連身瑜珈服,上線十幾天,日銷量就從零衝到了1000單,兩個月後更是突破了日銷一萬單。這款產品在30天內銷售額達到了83萬美元,回購率有35%。緊接著,另一款運動塑身衣上架才十天,就賣出了8.6萬單,一個月銷售額54萬美元,直接登上了TikTok美國運動類目的榜首。 TikTok Shop一下子成了NcmRyu最主要的銷售管道,貢獻了超過70%的銷售額。

能這麼快接住突然爆發的訂單量,靠的是亦熙公司過去二十年做代工累積的供應鏈能力。例如第一款連身衣爆單那次,團隊原本只備了一萬多件的庫存,眼看就要賣光了,他們的工廠硬是在7天內就把翻單的貨補上了。在行銷上,NcmRyu主要找粉絲量在1萬到10萬之間的中小型達人合作。這些達人拍的內容比較生活化,展示在通勤路上、健身房或旅行時穿NcmRyu的衣服,讓人覺得瑜珈服也能融入日常生活。

產品方面,他們抓準了一些消費者痛點。為了解決悶熱和衣服容易被勾破的問題,使用了Vibram防滑面料和Dyneema防撕裂材料;設計上也緊跟歐美潮流,每季度會推出5到8個新顏色。根據億恩網報道,從2023年9月在TikTok Shop上線第一款產品到2025年3月,NcmRyu在TikTok平台上的總營收突破了38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11.39億元),爆款瑜伽服累計賣出去了220多萬件。其中在美國TikTok站點的月銷售額高峰出現在2023年11月,達到56萬美元;英國站點的月銷售額基本上穩定在11萬英鎊以上。到了2025年2月,NcmRyu在TikTok美國站運動戶外類目的店鋪熱銷榜上排到了第二名,僅次於美國本土品牌Comfrt。同時,在亞馬遜美國站,他們的瑜珈服也擠進了暢銷榜(BSR)的前十名。

NcmRyu沒有把所有雞蛋放在TikTok一個籃子裡。 2024年,他們同時進軍了亞馬遜平台,開了專門針對英國市場的本土店鋪,也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站來累積忠實客戶。他們已在計劃推出大尺碼瑜珈服系列和男士運動產品線,並且正在籌備在TikTok上做直播電商。從一個代工廠,轉型為年營收數千萬美元的國際品牌,NcmRyu的經驗給不少中國工廠提供了思路——用好靈活供應鏈的基礎,抓住社交媒體帶來的巨大流量機會,就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Fanka:用科技挑戰高市場的中國運動品牌

2022年,深圳斯達領科公司推出了高端運動品牌Fanka。品牌一出來吸引了不少關注,因為它直接把一條瑜珈褲定價到149美元,這個價格幾乎趕上lululemon的主力產品(98-120美元)了,更比當時很火的“平替”品牌Halara(20-40美元)貴上幾倍。

Fanka敢賣這麼貴,主要是靠它對外宣稱的技術,其做了一個叫「Fabricnology」布料科技的系統,說是可以把智慧壓縮和肌肉支撐技術直接織進布料裡。明星產品Body Sculpt塑身緊身褲,品牌宣稱其肌肉恢復率能達到85%-95%,這比其所說的行業平均水平(65%-75%)高不少。還有一項叫SensELAST 3D的技術,品牌稱其能達到「15°臀部提升」的效果。這些功能瞄準的是對運動服裝有專業需求的群體,例如:長期健身的人或術後需要塑形恢復的人。

在市場選擇上,Fanka定位也很特別。當很多中國品牌都擠在美國的時候,Fanka重點做的是消費能力強的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和法國。歐洲是全球第二大瑜珈服市場,Statista數據顯示,2025 年運動服飾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65億歐元,年增率高達6.4%。其中,其中女性運動服裝的需求成長最快,而瑜珈褲功不可沒。 Fanka的母公司斯達領科曾獲得了由紅杉資本、字節跳動等領投的3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在跨境跨境運營方面有經驗,這有助於把他們的高價產品推給目標客戶。

Fanka跟消費者溝通的方式也跟一般講技術參數的不太一樣。他們更注重描述穿了之後的實際感受。例如有句廣告語「Say goodbye to uneven veins and heavy legs」(告別靜脈曲張,步履輕盈無感),就是直接點出久站久坐女性的煩惱。當競爭對手Halara靠著低價策略在TikTok上年賣4.5億美元時,Fanka堅持它的高階價格,這似乎說明確實有一部分消費者願意為它宣稱的技術價值買單。當然,走高階品牌路線的挑戰相對更大。目前Fanka的流量主要還是靠付費廣告帶動的,消費者主動搜尋品牌的自然流量佔比還比較低,品牌認知度的建立需要時間。讓消費者花149美元去買一個中國品牌的瑜珈褲,這比推一個20美元的「平替」產品需要更強的產品說服力和品牌信任。

在產品上,Fanka延續了「靠技術支撐高價」的想法。布料是彈性纖維混紡高品質棉和莫代爾,還加上了抗菌、防臭、速乾這些複合功能,成本比普通運動服高不少,從一款塑身褲開始,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全系列產品。 Fanka展示了另一種路徑,不靠低價競爭,用技術瞄準高階消費者,在歐洲成熟市場不斷突破。此外,其也開始在美國、新加坡等相對發達的市場試水溫。 2023年,也就是品牌成立第二年,他們在紐約舉辦了第一次社群活動,跟瑜珈愛好者互動來探市場。 2024年9月,又在新加坡開了第一家線下店,這是他們佈局亞洲市場的關鍵一步。這些動作顯示Fanka正嘗試從純線上銷售轉向線上線下結合的生活風格品牌,也是在為以後更全球化的擴張累積經驗。

Glowmode:SHEIN運動支線的平價革命

2023年,跨國電商巨頭SHEIN推出了自己的運動服飾子品牌Glowmode。這個品牌名字結合了「Glow」(光芒)和「Mode」(風尚),官方解釋是想表達「讓每個人閃耀」的理念。Glowmode的主要目標是提供價格遠低於高階品牌lululemon,但功能接近專業級的瑜珈服。它的主力產品,如瑜珈褲、運動背心等,定價基本上在10-30美元之間(約新臺幣300-900元),差不多是lululemon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左右。

雖然Glowmode能利用SHEIN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但它在產品設計上挺注重細節。品牌方注意到了不少消費者回饋的實際問題,例如:許多人覺得瑜珈褲沒地方放手機,Glowmode就在褲子兩側加了隱藏口袋;針對做倒立等動作時褲子容易下滑的情況,它在腰部縫入了矽膠防滑條;外套袖口還設計了方便活動的拇指洞和查看智慧手錶的開窗。價格比較親民,像一條交叉設計的騎行褲賣18美元,反光背心14美元,主力產品都在10-30美元這個區間,試圖填補「輕奢平替」的市場空白。

能把價格控制在這個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了SHEIN成熟的「小單快反」生產模式。同時,Glowmode也公開表示他們與國際知名布料供應商如LYCRA®(萊卡)、TENCEL™ Modal(天絲莫代爾)等合作,以確保基礎品質並控製成本。在銷售管道上,Glowmode做了一個有點特別的選擇,儘管可以輕鬆獲得SHEIN主站的巨大流量支持,它還是決定自己經營一個獨立的官方網站。根據第三方網站流量監測機構SimilarWeb 2025年5月的數據,Glowmode官網的月訪問量大約在4萬到訪數左右,其中接近一半(47.85%)是消費者直接搜尋品牌名或透過收藏夾訪問的自然流量。有趣的是,流量地域分佈顯示英國消費者佔比超過了美國消費者,這表明它在歐洲市場的推廣可能更成功一些。

在社群媒體間,尤其是TikTok,是Glowmode打開市場的主要陣地。它在TikTok上的官方帳號累積了43.9萬粉絲,發布的內容主要圍繞著「辦公室秒變健身房」這類日常生活場景,展示產品如何融入消費者生活。品牌也曾與擁有230萬粉絲的健身達人@dayandari 合作,發布穿搭日記影片,其中一部影片播放量超過了百萬,這些內容似乎更吸引18到24歲的年輕女性,據SimilarWeb消費者畫像分析,這部分人群佔其消費者總數的61%。

市場表現方面,根據品牌方舟BrandArk,Glowmode熱銷的交叉騎行褲每月能賣出超過2萬條,品牌方宣稱的回購率在33%左右。雖然獨立站的流量目前還只有SHEIN主站的一小部分(約0.3%),但在英國市場,透過自然搜尋造訪其獨立站的消費者佔比達到了34.7%,顯示出一定的本土品牌認知度效果。 Glowmode的產品線也不再局限於瑜珈服,開始向網球、健行等輕戶外場景延伸,甚至還嘗試推出了一款定價49美元的防曬科技外套,試探市場的價格接受上限。

總體來說,Glowmode的發展路徑很清晰,透過借助SHEIN的供應鏈優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專注於運動服飾這個細分領域做出特色;透過獨立站點和本地化內容運營來建立品牌。這些來自中國的新興力量已經證明,中國供應鏈的「平價革命」正在慢慢滲透全球運動市場規則。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