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IMF
全球合作已陷入停滯
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在經歷數十年的全球化後,全球整體合作水準已經陷入停滯,由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合作發布的《2025 年全球合作晴雨表》指出,隨著世界從冷戰後穩定的全球秩序過渡到一個更加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新時期,政治和地緣政治動盪有可能降低全球合作密集度,該調查涵蓋全球合作的數個面向:貿易和資本、創新技術、氣候環境,選擇這五個面向是因為它們對全球發展的影響以及它們對各國合作努力有重大影響。總體來說,合作程度停滯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和平與安全的惡化。儘管如此,晴雨表也發現,其他領域的合作有持續且快速發展的跡象,而且合作的必要性仍然很大。
全球合作正處於十字路口。儘管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不穩定性加劇的影響,整體合作陷入停滯,但氣候與自然、創新與技術、健康和保健等領域的積極勢頭令人充滿希望。《2025年全球合作晴雨表》對全球合作進行全面的評估,涵蓋五大支柱:貿易和資本、創新和技術、氣候和自然資本、健康和保健以及和平與安全。透過分析41項指標,該報告辨識出進步和停滯的領域,強調在充滿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分歧和技術快速進步的世界中合作的複雜性,調查結果強調,在領導人應對更混亂的全球情勢時,創新、靈活的合作方式至關重要,加強合作對於應對共同挑戰、實現永續成長和復原力仍然至關重要。
全球合作內容逐漸分歧(資料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安全與衝突是最大不穩定來源
合作缺乏進展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全球經濟相較於國家安全而言處於弱勢地位,由於2024高達七十國選舉的影響譽地緣政治競爭,全球正在處於更加不穩定的狀態。而和平與安全合作水準惡化依然嚴重,報告指出,和平與安全合作已連續七年下降,該支柱的所有指標仍低於疫情前的平均水準,調查指出,戰爭和衝突持續在中東、烏克蘭和蘇丹等全球熱點地區肆虐,2024 年,超過1.22 億人被迫流離失所,比 2023 年的 1.18 億人增加。
此外,主要國際機構基本上無法遏止正在發生的戰爭,也無法防止新戰爭的爆發。例如,根據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分析,聯合國安理會 2023 年通過的決議數量比 2013 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要少,並且自 2014 年以來沒有授權新的聯合國維和行動,中俄與西方國家在安理會上互相杯葛,使得維和任務幾乎無法發揮效益。此外,不斷增加的貿易限制,特別是在低碳技術等重要創新領域,為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帶來重大風險,川普上任後計劃恢復石油供給,而非持續發展綠能,美國是全球第二大的排放國,這對於過去拜登時期推動的淨零碳排活動帶來不穩定性。
新興經濟體正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近期,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以正式成員身分加入金磚國家,印尼人口超過2.8億,是繼印度、中國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它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GDP超過1.3兆美元。金磚國家成員目前幾乎佔世界人口的一半,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其國內生產毛額(GDP)佔其總GDP的38%以上,金磚國家的成立是為加強南方國家之間的合作,挑戰少數西方國家在全球決策中的霸權主導地位,自成立以來,其核心目標就是建構真正多邊的全球政治,促進全球治理與經濟發展。
2024 年 10 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高峰會期間起草的《喀山宣言》呼籲對全球機構進行改革,以反映發展中國家已獲得巨大實力的世界不斷變化的現實,它強調需要加強國際機制以建立公正的世界秩序,同時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霸權行徑,金磚國家致力於發展機制,以對抗全球事務中的霸權統治,國際貿易去美元化和新開發銀行的成立等措施就是這些替代方法的例子。未來,這些國家將在全球經貿上發揮更關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