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同步? 歐盟將加徵電商進口稅收

記者/許芷浩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發布行政命令,將針對中國徵收10%關稅,並取消小額包裹的豁免規則。小額包裹的豁免原則對於中國電商而言可創造優勢,讓商品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賣給美國消費者,對於美國實體零售商和亞馬遜銷售造成影響,甚至讓美國損失了大量的關稅收入,因此取消此一豁免措施勢在必行。

而緊接美國之後,歐盟也表態呼籲成員國對電子商務的商品進口包裹徵收手續費。歐盟委員會負責科技事務的專員亨娜·維爾庫寧(Henna Virkkunen)表示,在2023~2024期間,進入歐盟的電商包裹成長了一倍;根據歐盟數據顯示,2024年有將近46億個不超過150歐元的包裹進入歐盟,等同於每天約有1200萬件包裹流入。

這些大量的包裹有9成以上來自中國,並以網路巨頭Shein和Temu銷售為大宗,維爾庫寧指出其中很多商品偽造、不安全甚至危險,對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形成威脅,並不符合歐洲相關法規的規範。這些低價不安全的商品對歐盟內遵守規則的賣家構成不公平競爭,巨量的包裹運輸也對環境和氣候造成負面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這些巨量包裹形成的問題,其中在安全疑慮上,歐盟推動「產品安檢」(Product Safety Sweep)的新措施,讓成員國可透過電子監控工具檢查商品的安全性;另外,歐盟也提議對直接送達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商品徵收手續費,並取消類似美國的小額包裹豁免措施-低於150歐元包裹的免稅政策,以確保所有零售商處於相同的競爭條件下販售。

除了新措施之外,對於中國特定電商平台售出的商品,歐盟也已在去年啟動調查,例如Temu上的抽樣產品便有高達96%以上不完全符合歐盟的規則和安全標準,像是嬰幼兒產品可能會對幼兒形成危險,或是燈具導致觸電等。歐盟後續也將採取廣泛檢查產品安全的行動,例如神秘客購物等,以有效方式從市場抽樣並召回不安全之商品。同時,也將建立歐洲海關當局,負責協調成員國海關事務,確保監管效率。

在歐盟針對中國電商指引文件中,除上述提及的相關措施之外,另外也提及需對產品安全性和永續性進行更嚴格的把關,降低這些低價商品進口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時也需遵守數位服務法規,禁止虛假折扣和引人誤解欺騙行為。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