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經營、行銷基本上已經成為當代品牌廣告行銷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藉由社群的導購、團購都是現在品牌、銷售方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社群相當成熟的當代環境下,開社群的零門檻,變成許多冒名、詐騙等相關的全新賺錢方式,一直以來Facebook、Instagram等都藉由認證藍勾勾來辨別實際身份,但網路世界浩瀚無垠,很難即時去認知道是否冒名詐騙。
特別是,這幾年下來,無論是Facebook、Instagram流量紅利都大不如前了,其一大關鍵就是Facebook、Instagram要賺取各經營者的廣告費用,但有下過廣告的人都知道,Facebook、Instagram下廣告其實很低很低的門檻,100元之類也可以下廣告,當然有沒有效看個人,也因此,藉由下廣告贊助,也讓詐欺詐騙越來越猖狂,畢竟只要相對頭吃一點,就能夠讓更多人看到,甚至是讓更多人受騙。
好幾年下來,Facebook、Instagram的詐騙、一頁式廣告一直都是討論的議題,Facebook、Instagram畢竟是盈利導向,當然很難在一開始放掉這塊大餅,儘管他們可以主張他們只是作為平台者,無法辨別是否真的屬於詐騙廣告,他們可以繼續賺取廣告費用,但在今年,也就是2025年1月6日開始,Facebook、Instagram終於也正式通過每一則廣告都需要公司法人營業登記,或是個人實名認證等的基本條款。
概在去年年底開始,Facebook、Instagram就透過後台不斷地呼籲公告即將需要認證才能夠下廣告,一直到這幾天,也就是正式實施的1月6日,這幾天才讓所有經營者廣泛討論。
這樣的實名認證、公司認證,才能出資下廣告確實是一個防範詐騙的不錯方式,畢竟當你真的從事詐騙廣告的同時,也能夠朔源出資者是誰,今天你都沒詐騙,只要符合廣告規範,其實沒人管你,但你從事詐騙詐欺行為的話,只要被檢舉、或是被抓到,就能夠朔源出資者是誰,進而找到詐騙的源頭,然後依法送辦,如此一來,詐騙集團就更難食既在Facebook、Instagram下廣告進行詐騙。
2025年剛開始,全新的一年,可以觀察一下Facebook、Instagram的詐騙是不是有確實降低,這確實是台灣政府、Facebook、Instagram等共同協議出的2025美事之一,雖然對於品牌經營者、自媒體經營者剛開始需要做相關認證有點麻煩,但一起能夠打造一個更乾淨的台灣網路環境,實在是一個很不錯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