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迎來雙11電商促銷潮,消費者趁著一年一度的優惠季把購物車清空,不過台灣業者今年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除了韓國的酷澎搶攻,中國大陸最大電商淘寶網策略性實施全球免運,部份商品只要人民幣99元(約新台幣450元)就免收跨境運費,更直接進軍台北捷運月台和車廂大打廣告,引發綠營立委質疑砲轟是「認知作戰」。
對沒有太多意識形態的台灣消費者而言,荷包才是最至關重要的,哪裡便宜往哪去,事實上淘寶由於市場大加上同業競爭激烈,整體價格也確實比台灣業者要低廉,甚至有不少蝦皮賣家直接從淘寶批貨再轉給下訂的消費者,被網友譏淪為「淘寶仲介」,還說如果可以直接上淘寶買就好了,何必給他們賺一手。
筆者個人是各個平台都會使用,買東西前會衡量價格、到貨時間、商品售後退換貨等問題,進行比價在中意的網站下手。雖然以前也會用淘寶,不過基於跨境貨運和消費慣性,通常還是會選擇跟台灣業者買。
然而最近開始注意到有些大牌子的高價商品,在大陸電商買比在台灣便宜太多了,平平兩邊都是官方直營(確保非假貨),由於物品單價高,兩地的價差顯得特別有感。自從上次經網友推薦在淘寶買了A牌的行李箱之後,這次鎖定A牌的筆電。A牌明明是台商,在台灣買卻比大陸硬生生貴上數千到數萬元。
雖然電腦這種電子產品有售後維修問題,在大陸買就少了保固這層保障,而且有同事的親戚在A牌上班,坦言大陸電商便宜歸便宜,但出貨到國外會較疏於品檢這關,等於是商品良率會偏低,但由於同機型現買現省5000元以上,我決定就賭一把在京東下單。
因為是在雙11檔期下單,經過兩三個禮拜的漫長等待總算到貨,很可惜這次人品不佳,電池健康度有問題,雖然其他使用上整體來說沒有大礙,我還是想試著退貨看看。在與客服糾纏了一陣子後,對方回應必須把商品自行寄回大陸對方才能收貨檢修(還不接受退貨!)。這次我也只能當作用便宜價格買瑕疵整新品的心態了。
總歸來說,大陸電商便宜是不爭的事實,但3C這種有強烈售後需求的商品如果怕它出問題,可能就要做好心裡準備認賠,退一萬步來說就是把價差當作維修費,而這次結果雖然不盡人意,但至少裡面有一套永久版的Office,我已心滿意足了。